[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旋變發送機的工作模式切換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09870.6 | 申請日: | 202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84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黨格龍;許志鋒;李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莘汭驅動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28 | 分類號: | H02K3/28;H02P2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劉美蓮 |
| 地址: | 2014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發送機 工作 模式 切換 系統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用于旋變發送機的工作模式切換系統,涉及發電機的技術領域,其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電機定子以及與電機定子同軸設置的電機轉子;激勵裝置,安裝于底座且分別與電機定子以及電機轉子連接;切換控制模塊,安裝于底座且與激勵裝置連接;其中,激勵裝置響應于切換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而設置電機定子或電機轉子作為激勵端。本申請具有簡化使用者改變旋變發送機激勵端步驟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發電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旋變發送機的工作模式切換系統。
背景技術
常規的單通道旋變發送機有兩種狀態,即定子做激勵端轉子輸出端,或是轉子做激勵端定子做輸出端,都為分體式結構。一個激勵端的旋變發送機在使用過程中,僅能滿足使用者的單一使用需求。
當使用者的電機需要更改結構,需要一款與當前發送機結構相同但是用激勵端相反的旋變發送機時,使用者需要對當前旋變發動機進行更換,重新選擇并連接另一臺滿足需求的旋變發動機,以實現旋變發送機的激勵端更改過程,存在有使用者改變旋變發送機激勵端過程較為繁瑣的缺陷。
發明內容
為了便捷使用者改變旋變發送機激勵端的步驟,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旋變發送機的工作模式切換系統。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用于旋變發送機的工作模式切換系統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旋變發送機的工作模式切換系統,包括: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電機定子以及與所述電機定子同軸設置的電機轉子;
激勵裝置,安裝于所述底座且分別與所述電機定子以及所述電機轉子連接;
切換控制模塊,安裝于所述底座且與所述激勵裝置連接;
其中,所述激勵裝置響應于所述切換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而設置所述電機定子或所述電機轉子作為激勵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者需要更改旋變發送機激勵端時,切換控制模塊生成控制信號并發送,激勵裝置響應于所述切換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而設置電機定子或電機轉子作為激勵端。實現旋變發送機激勵端的切換選擇過程,使一臺旋變發送機能夠同時滿足使用者的不同激勵端選擇需求,無需使用者對旋變發送機整體進行更換,進而便捷使用者改變旋變發送機激勵端的步驟。
可選的,所述激勵裝置包括兩組與所述電機定子連接的定子繞組以及兩組與所述電機轉子連接的轉子繞組;所述定子繞組與所述轉子繞組均與所述切換控制模塊連接且響應于所述切換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而短接;其中,所述定子繞組與所述轉子繞組不同時處于短接狀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定子和電機轉子均設置有兩相繞組,需要電機定子做激勵端時,切換控制模塊控制定子繞組中的一項繞組短接,實現定子激勵;當需要轉子做激勵時,切換控制模塊控制轉子繞組中的一項繞組短接,實現轉子激勵。
可選的,所述切換控制模塊包括分別與所述定子繞組以及所述轉子繞組相連接的繼電器,所述定子繞組與所述轉子繞組均響應于所述繼電器的切換控制信號而短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切換控制模塊通過繼電器控制定子繞組以及轉子繞組,繼電器通過控制電路開關的啟閉,控制定子繞組以及轉子繞組的短接狀態。
可選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工作模式檢測模塊以及工作模式指示模塊,所述工作模式檢測模塊分別與所述激勵裝置以及所述工作模式指示模塊連接,所述工作模式指示模塊響應于所述工作模式檢測模塊的檢測信號而運作。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旋變發送機在不同激勵狀態下工作時,工作模式檢測模塊根據旋變發送機的工作狀態,生成檢測信號并發送,工作模式指示模塊響應于工作模式檢測模塊的檢測信號而運作,對旋變發送機的工作狀態進行指示。
可選的,所述工作模式指示模塊包括與所述工作模式檢測模塊連接的指示燈,所述指示燈響應于所述工作模式檢測模塊的檢測信號而運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莘汭驅動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莘汭驅動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098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