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療用下肢康復訓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09425.X | 申請日: | 202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74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娜;馬馳岳;邱明生;朱晨陽;高巖;袁晶晶;鄭淇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00 | 分類號: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61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療 下肢 康復訓練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療用下肢康復訓練裝置,涉及醫療康復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裝有滾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頂部安裝有垂直設置的兩根固定豎管,兩根所述固定豎管的頂部外側壁通過固定方桿a連接,所述固定豎管的頂部插設有升降桿,兩根所述升降桿通過固定方桿b連接,所述固定方桿b通過高度調節裝置與固定方桿a連接,所述升降桿的頂部安裝有可轉動的L型支撐桿,所述L型支撐桿的橫端部安裝有懸掛件。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底座穩定性以及高度調節穩定性均優于現有的康復訓練裝置,此外,適用范圍廣,不易發生變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康復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療用下肢康復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由神經系統疾病、外傷等引起的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人數日益增多,這些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時,需要借助康復訓練設備進行輔助,而現在的康復訓練裝置穩定性比較差,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較為嚴重的晃動問題,現需要設計一款能夠穩定工作的小型下肢康復訓練設備。
為此,提出了一種醫療用下肢康復訓練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現在的康復訓練裝置穩定性比較差,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較為嚴重的晃動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醫療用下肢康復訓練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療用下肢康復訓練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裝有滾輪,所述底座的頂部安裝有垂直設置的兩根固定豎管,兩根所述固定豎管的頂部外側壁通過固定方桿a連接,所述固定豎管的頂部插設有升降桿,兩根所述升降桿通過固定方桿b連接,所述固定方桿b 通過高度調節裝置與固定方桿a連接,所述升降桿的頂部安裝有可轉動的L型支撐桿,所述L型支撐桿的橫端部安裝有懸掛件。
優選地,所述底座包括兩根支撐橫桿,兩根所述支撐橫桿通過連接橫桿a連接,且所述滾輪分別安裝在兩根支撐橫桿的兩端底部。
優選地,所述固定豎管的底部安裝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的方式固定連接在連接橫桿a的頂部。
優選地,兩根所述固定豎管與固定方桿a一體設置。
優選地,兩根所述支撐橫桿通過固定橫桿連接,兩根所述固定豎管通過連接橫桿b連接,所述固定橫桿通過牽引裝置與連接橫桿b連接。
優選地,所述牽引裝置包括牽引桿,所述牽引桿的兩端均通過固定件分別與連接橫桿a的外側壁和連接橫桿b的外側壁連接。
優選地,兩根所述升降桿與固定方桿b一體設置。
優選地,所述固定豎管和升降桿的橫截面均為矩形。
優選地,所述高度調節裝置包括固定連接在固定方桿b底部的絲桿,所述絲桿的底部貫穿固定方桿a并向固定方桿a的底部延伸,所述固定方桿a上設置有與絲桿的貫穿口,所述絲桿的外側壁螺紋套接有轉動盤和限位螺母,所述轉動盤和限位螺母分別位于固定方桿a的頂部和底部,且所述轉動盤和限位螺母分別與固定方桿a的頂部和底部相接觸。
優選地,所述升降桿轉動套接在L型支撐桿的底部外側壁上,且所述升降桿通過角度限制裝置與L型支撐桿連接;
所述角度限制裝置包括固定連接在升降桿頂部側壁上的固定片,所述L型支撐桿的底部外側壁固定套接有固定圓盤,所述固定圓盤通過限位件與固定片連接,所述固定圓盤上設置有多個限位孔。
優選地,所述L型支撐桿上安裝有用于提高支撐強度的加強桿。
優選地,所述懸掛件包括夾持件a和夾持件b,所述夾持件a的一端通過轉動件與夾持件b連接,所述夾持件a的另一端通過轉動塊連接有螺栓,所述夾持件b上設置有與螺栓對應的貫穿缺口,所述螺栓上螺紋套接有用于對夾持件b按壓的螺帽,所述夾持件a上固定連接有用于懸掛的固定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0942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