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中心針及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08853.0 | 申請日: | 202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24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湯淑蘭;仲亮;鄒柯;陳燕兵;谷新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7 | 分類號: | H01M10/0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譚逢 |
| 地址: | 51064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中心 | ||
1.一種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體(100),所述本體(100)包括第一端部(110)和第二端部(120),所述第一端部(110)和所述第二端部(120)分別位于所述本體(100)的相對兩端;所述本體(100)沿自身軸向設置有空心腔(130),所述空心腔(130)貫穿所述第一端部(110)形成第一開口(140);以及
粘膠件(200),所述粘膠件(200)連接于所述第一端部(110),并覆蓋所述第一開口(140),所述粘膠件(200)背離所述空心腔(130)的一側具有粘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膠件(200)包括相背離的第一表面(220)和第二表面(230),所述第一表面(220)朝向所述第一開口(140),所述第一表面(220)的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開口(140)的開口面積,所述粘膠件(200)覆蓋所述第一開口(140)時,所述第一表面(220)將所述第一開口(140)封閉,所述第二表面(230)具有粘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中心針(10)還包括粘膠層(210),所述粘膠層(210)附著于所述第二表面(230)使所述第二表面(230)具有粘性,所述粘膠層(210)用于吸附電池在組裝焊接操作中產生的至少部分雜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膠層(210)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天然樹膠、甘油樹脂、瓊脂、氯乙烯樹脂、異氰酸酯、聚氯乙烯膠、聚酰亞胺膠、改性酚醛膠、丙烯酸酯、環氧樹脂和酚醛樹脂。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130)貫穿所述第二端部(120)形成第二開口(150),所述粘膠件(200)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粘膠件(200)包括第一粘膠件(2010)和第二粘膠件(2020),所述粘膠層(210)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粘膠層(210)包括第一粘膠層(2110)和第二粘膠層(2120);
所述第一粘膠件(2010)連接于所述第一端部(110),并覆蓋所述第一開口(140),所述第一粘膠層(2110)設置于所述第一粘膠件(2010)背離所述空心腔(130)的一側,并用于吸附所述電池的正極集流盤在組裝焊接操作中產生的至少部分雜質;
所述第二粘膠件(2020)連接于所述第二端部(120),并覆蓋所述第二開口(150),所述第二粘膠層(2120)設置于所述第二粘膠件(2020)背離所述空心腔(130)的一側,并用于吸附所述電池的負極集流盤在組裝焊接操作中產生的至少部分雜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100)設置有通孔(160),所述通孔(160)與所述空心腔(130)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0)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通孔(160)在所述本體(100)的周壁上排布形成通孔陣列;或者
所述通孔(160)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通孔(160)分成多排,每一排中的通孔(160)沿所述本體(100)的軸向依次間隔排列,多排所述通孔(160)沿所述本體(100)的周向依次間隔排列,相鄰的兩排通孔(160)相錯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100)的材料包括高分子化合材料,所述高分子化合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聚氨酯、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異戊橡膠、乙丙橡膠、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
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膠件(200)具有微孔結構,所述微孔結構用于供電池內的電解液滲透入所述空心腔(130)。
10.一種電池(40),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400);以及
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電池中心針(10),所述電池中心針(10)設置于所述殼體(400)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0885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