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07637.4 | 申請日: | 202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065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馬立敏;張余;程實;周潔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45/06 | 分類號: | A61K45/06;A61K9/51;A61K47/69;A61P35/00;A61L27/56;A61L27/54;A61L27/50;A61L27/06;A61L2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強 |
| 地址: | 51008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多孔 支架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通過偶聯具有微波熱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構建集化療、免疫治療及重建功能于一體的支架材料。復合納米粒子進入腫瘤細胞后,微波響應性釋放化療藥及免疫抑制劑,利用ZIF?8的微波熱增敏特性和化療藥殺死骨肉瘤細胞并釋放免疫原性物質,而免疫抑制劑解除免疫抑制效應,達到激活機體抗腫瘤免疫殺死局部殘留腫瘤細胞、周身潛在微小轉移灶,以及通過免疫記憶效應抑制腫瘤復發的目的,同時利用支架的力學適配微環境及ZIF?8降解釋放鋅離子促進骨整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惡性骨腫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惡性程度高,自然病程的截肢率和死亡率極高,對家庭、社會影響巨大。隨著人工假體、影像和化療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輔助化療加上保肢手術和輔助化療的三重綜合治療模式取代截肢手術成為主流,90%以上的骨肉瘤患者能接受保肢治療,然而患者5年生存率僅有60%,近50年未有進展。當前骨肉瘤保肢治療面臨近期和遠期兩方面的困境:1、手術難以確保腫瘤細胞完全清除,可能有微小病灶殘留。而術后靜脈輸送化療藥物難以在術區累積到有效濃度且有較高毒副作用,植入材料雖可作為體內抗腫瘤的第一道戰線,但臨床上使用的植入材料普遍無抗腫瘤性能,進而導致腫瘤短期內局部復發,患者生存期顯著降低。2.鈦合金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植入材料,雖具有良好生物適配性,但其與腫瘤切除后骨缺損病灶部位的力學適配性差且無生物活性,易導致應力遮擋效應,骨整合不佳,遠期植入材料容易發生松動導致植入體失效。可見,為提高骨肉瘤術后植入體的治療效果,亟需同時解決腫瘤局部復發與骨整合這兩方面的問題,然而當前植入體缺乏抑制骨肉瘤復發及促進骨組織原位再生功效,因此發展兼具抗腫瘤和成骨作用的功能適配性鈦合金植入材料對骨肉瘤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提出一種具有微波熱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能夠實現微波熱療、化療和免疫治療三重功效。
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具有微波熱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復合多孔支架。
本發明的第四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復合多孔支架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五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復合納米粒子或復合多孔支架在制備骨缺損修復材料和/或抗骨肉瘤植入材料中的應用。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出了一種具有微波熱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所述復合納米粒子為核殼結構,包含ZIF-8納米粒子、化療藥和免疫抑制劑;所述ZIF-8納米粒子包裹所述化療藥,所述ZIF-8納米粒子表面負載有所述免疫抑制劑。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具有微波熱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為球狀或類球狀,平均粒徑為120nm~150nm。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化療藥的包裹量為0.5mg~1mg。
進一步地,所述化療藥的包裹量為0.5mg~0.7mg。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免疫抑制劑的負載量為0.4mg~1mg。
進一步地,所述免疫抑制劑的負載量為0.4mg~0.6mg。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出一種具有微波熱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六水合硝酸鋅、2-甲基咪唑和化療藥、免疫抑制劑攪拌反應,得到具有微波增敏特性的復合納米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六水合硝酸鋅與2-甲基咪唑的用量比為1:1~5。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反應的時間為2h~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人民醫院,未經廣東省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076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夜間行人檢測算法
- 下一篇:壓水堆核電站熱量導出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