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光敏性納米復合物的遞送系統及其制備方法、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02382.2 | 申請日: | 202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87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繆文俊;靳洋燁;趙彬冰;李媛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1/00 | 分類號: | A61K41/00;A61K47/61;A61K47/52;A61K47/69;A61K9/0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 地址: | 2118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光敏 納米 復合物 遞送 系統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光敏性納米復合物的遞送系統,所述遞送系統包括納米四氧化三鐵,所述納米四氧化三鐵的表面包被有殼聚糖或殼聚糖衍生物,形成第一復合粒子,所述第一復合粒子的表面負載有光敏劑;其中,所述殼聚糖或殼聚糖衍生物皆為水溶性。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光敏性納米復合物的遞送系統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遞送系統可以高效穿透耐藥菌生物膜,并破壞耐藥菌生物膜的結構,有效的消除耐藥菌生物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光敏性納米復合物的遞送系統及其制備方法、應用。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抗生素乃是治療細菌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容易導致很多問題,例如,易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如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產生的這些耐藥菌在定植過程中分泌大量由多糖、蛋白質、核酸和脂質組成的胞外聚合物(EPS),相互粘連、聚集,形成具有三維結構的微生物群落(即耐藥菌生物膜),其特殊的微結構和微環境嚴重限制了抗生素的滲透,導致其耐藥性進一步增強(10-1000倍)。因此,可用于高效殺滅耐藥菌并清除生物膜的抗菌劑仍有亟待進一步研究與開發。
為了實現生物膜的高效清除,多種陽離子化的新型納米抗菌劑被設計開發出來,如負載抗生素的陽離子脂質體、陽離子抗菌肽和遞送光敏劑的陽離子聚合物等。這類陽離子抗菌劑可通過靜電作用結合至生物膜表面,進而發揮殺滅病原菌并清除生物膜的作用。大量研究發現,陽離子抗菌劑雖然可以實現與生物膜有效結合,但其對生物膜的滲透能力有限,導致生物膜的清除效率不佳,從而不能有效治療耐藥菌生物膜感染。
公開號為CN109908172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磁性氧化鐵與元素金屬硒納米復合微粒,通過向亞硒酸鈉和谷胱甘肽混合溶液中加入殼聚糖穩定的磁性氧化鐵納米微粒,在堿性催化劑作用下得到固體復合微粒粗品,經離心分離和磁性分離后再冷凍干燥制得磁性氧化鐵與元素硒納米復合微粒。該復合微粒同時含有元素硒納米微粒和磁性氧化鐵納米微粒,兩種材料均具有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磁性氧化鐵可將復合微粒中的元素硒一起滲入細菌生物膜,從而對生物膜的處理效果顯著增強。但是,該磁性氧化鐵與元素金屬硒納米復合微粒需要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才能實現對生物膜的高效滲透,進而發揮清除生物膜的作用,且此過程需要專業的磁場發生設備和專業的操作人員,操作過程復雜,且會產生高昂的設備成本和人員成本。
公開號為US2004/0186087A1的美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鐵載體-光敏劑綴合物,其是基于鐵載體化學接枝光敏劑二氫卟吩e6形成鐵載體-光敏劑綴合物,通過細菌或真菌表面的轉鐵蛋白識別并攝取鐵載體-光敏劑綴合物,提高其在細菌或真菌胞內的含量,隨后在激光介導下發揮高效抗菌功效。該鐵載體-光敏劑綴合物可以有效殺滅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革蘭氏陽性菌(釀膿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并治療有耐藥菌引發的傷口感染。但是,該鐵載體-光敏劑綴合物對生物膜的滲透性還有待考證,且根據其結構性能的分析,該綴合物并沒有破壞生物膜的能力,其難以有效清除生物膜。
因此,為了能夠高效清除耐藥菌生物膜或治療耐藥菌生物膜誘發的感染,需要一種多功能的新型抗菌劑,能夠快速結合、高效滲透并破壞耐藥菌生物膜,進而高效清除耐藥菌生物膜并治療耐藥菌生物膜誘發的感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光敏性納米復合物的遞送系統,該遞送系統可以高效穿透耐藥菌生物膜,并破壞耐藥菌生物膜的結構,有效的清除耐藥菌生物膜。
根據本發明目的的第一方面,一種基于光敏性納米復合物的遞送系統,所述遞送系統包括納米四氧化三鐵,所述納米四氧化三鐵的表面包被有殼聚糖或殼聚糖衍生物,形成第一復合粒子,所述第一復合粒子的表面負載有光敏劑;其中,所述殼聚糖或殼聚糖衍生物皆為水溶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023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封裝芯片的ADC數據采集方法
- 下一篇:骨科正骨理療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