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功能氣液傳輸層及其制備方法及能源轉換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97633.2 | 申請日: | 202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59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田新龍;康振燁;李靜;鄧培林;沈義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大學;海南深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大學三亞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25B11/032 | 分類號: | C25B11/032;C25B11/04;C25B1/04;C25B9/19;C25B9/23;H01M4/86;H01M4/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70100 ***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傳輸 及其 制備 方法 能源 轉換 裝置 | ||
1.一種多功能氣液傳輸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將具有電化學能量轉換性質的金屬箔作為金屬基底,所述金屬箔的厚度為1~200μm;
根據設定的孔洞參數在所述金屬基底上進行打孔操作,獲得多功能氣液傳輸層;
其中,所述孔洞參數包括孔徑和孔隙率,所述孔徑為5~1000μm,所述孔隙率為20~8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多功能氣液傳輸層進行微納米鍍層處理,以在所述多功能氣液傳輸層表面形成微納米鍍層;
所述微納米鍍層的厚度為0.5-20000nm,所述微納米鍍層的鍍層元素包括金、銀、鉑、銥、釕、鎳、鈦、鉻、鎢、氮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箔為單質金屬箔或合金金屬箔;
其中,所述單質金屬箔為鈦金屬箔、金金屬箔、鉑金屬箔、鎳金屬箔、銅金屬箔中的任一種;
所述合金金屬箔為不銹鋼金屬箔、鈦合金金屬箔、鋁合金金屬箔中的任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參數還包括孔洞形狀、孔洞分布和孔洞結構;
所述孔洞形狀為規則形狀、不規則形狀的至少一種;
所述孔洞分布為均勻分布、非均勻分布、特定區域分布的至少一種;
所述孔洞結構為單層通孔、多層通孔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金屬基底上進行打孔操作,包括:
通過化學刻蝕法、物理刻蝕法、激光打孔、聚焦離子束、光刻法中的任一種方法在所述金屬基底上進行打孔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設定的孔洞參數在在所述金屬基底上進行打孔操作,獲得多功能氣液傳輸層,包括:
將單晶硅片放置在操作臺上;
在所述單晶硅片表面依次設置第一光阻劑、第一粘結劑和金屬箔;
將設置第一光阻劑、第一粘結劑和金屬箔的單晶硅片進行干燥,以使單晶硅片、第一光阻劑、第一粘結劑和金屬箔互相粘結;
在所述金屬箔表面依次設置第二粘結劑和第二光阻劑,獲得待加工結構;
設定孔洞參數,依據設定的孔洞參數在第二光阻劑表面設置圖案光罩,利用紫外線通過圖案光罩照射第二光阻劑;
將照射后的待加工結構放置進行蝕刻處理和清洗處理,獲得表面形成與孔洞參數對應的孔洞圖案的多功能氣液傳輸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得原料箔;
依次用丙酮、乙醇和去離子水對原料箔進行超聲處理,并在每一次超聲處理結束后用水沖洗原料箔表面,獲得所述金屬箔。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納米鍍層處理為電鍍處理、化學鍍處理、磁控濺射處理、化學氣相沉積處理、物理氣相沉積處理、噴涂處理、納米涂裝處理、熱擴散處理、表面氮化處理、滲氮處理中的任一種;
其中,所述噴涂處理為熱噴涂處理、常溫噴涂處理、等離子噴涂處理中的任一種。
9.一種多功能氣液傳輸層,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電化學能量轉換性質的金屬箔,所述金屬箔的厚度為1~200μm;
所述金屬箔表面形成有與設定孔洞參數對應的孔洞圖案,所述孔洞參數包括孔徑和孔隙率,所述孔徑5~1000μm,所述孔隙率為20~85%。
10.一種能源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的多功能氣液傳輸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大學;海南深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大學三亞研究院,未經海南大學;海南深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大學三亞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976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