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換熱器管束穿管機及穿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92867.8 | 申請日: | 202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998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振華;郭志明;王森;李立雪;邢同賀;史瑞芳;許燕芹;馬曉澤;祁正友;陳國財;白忠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西工業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4 | 分類號: | B23P19/04;B23P19/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劉天柱 |
| 地址: | 252000 山東省聊城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換熱器 管束 穿管機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換熱器管束穿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換熱器管束穿管機及穿管方法,包括機架,具有開放性容置空間;輸送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并在X、Y、Z三個方向上運動,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夾持機構和頂推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對換熱管實現夾持并對其輸送穿入孔板,所述頂推機構接續所述夾持機構對換熱管尾部頂推;上料機構,與所述輸送機構隨動,其包括用于儲存換熱管并傾斜設置的儲料板,換熱管通過所述儲料板的斜面間歇滾入所述夾持機構中;本發明能夠避免換熱管尾部不能輸送進入孔板,且能夠自動上料,減少了人工的參與,提高了穿管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換熱器管束穿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換熱器管束穿管機及穿管方法。
背景技術
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換熱器在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它許多工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可以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再沸器等,應用廣泛。
換熱器包括諸多類別,其中,管式換熱器的常見類型包括固定管板式換熱器、浮頭式換熱器、U型管式換熱器,管式換熱器中包括方形或圓形等依據實際要求設計的不同類型的折流板,折流板是用來改變流體流向的板,常用于管式換熱器設計殼程介質流道,根據介質性質和流量以及換熱器大小確定折流板的多少。折流板被設置在殼程,它既可以提高傳熱效果,還起到支撐管束的作用。折流板上開設有幾十至上萬個板孔,每個板孔中均安裝有換熱管,換熱管的兩端固定在管板上。
現有技術中,為了提高穿管效率,通常采用自動化的穿管機,穿管機具有兩個上下布置帶有凹槽的滾輪,換熱管放置在凹槽中,驅動滾輪轉動帶動換熱管前進,進而實現穿管。由于滾輪的體積和結構限制,換熱管在從兩滾輪的切點處脫離后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導致換熱管的尾部不能進入孔板,后期往往通過人工完成后續的工作,影響穿管效率;另外,在換熱管上料過程中,需要通過人工單根上料至兩滾輪之間的凹槽中,效率慢且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熱器管束穿管機及穿管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換熱管手動上料效率低以及換熱管尾部無法自動進入孔板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解決: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換熱器管束穿管機,包括:
機架,具有開放性容置空間;
輸送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并在X、Y、Z三個方向上運動,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夾持機構和頂推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對換熱管實現夾持并對其輸送穿入孔板,所述頂推機構接續所述夾持機構對換熱管尾部頂推;
上料機構,與所述輸送機構隨動,其包括用于儲存換熱管并傾斜設置的儲料板,換熱管通過所述儲料板的斜面間歇滾入所述夾持機構中。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并排布置的兩組夾持組件,各組件包括一固定的滾輪和一上下移動的滾輪,各所述滾輪外圓周具有凹槽,各組的兩所述滾輪的凹槽組合形成換熱管的夾持空間。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頂推機構包括上下移動的頂缸,所述頂缸的頂推軸線與換熱管輸送穿入的軸線上下平行。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兩個上下移動的所述滾輪和所述頂缸均單獨配置有驅動。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頂推機構設置在兩組夾持組件中間。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兩個固定的所述滾輪中的一個為主動輪,另一個為從動輪。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儲料板的出料一端的端部上邊緣與固定的所述滾輪凹槽的頂部平齊。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儲料板設有阻擋結構,通過所述阻擋結構控制換熱管的間隙下落。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驅動機構,其安裝在所述機架并帶動所述輸送機構在X、Y、Z三個方向上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西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未經魯西工業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928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