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交叉互聯保護箱的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92071.2 | 申請日: | 202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65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清;孟平;鄒嘉運;關鉅堯;鄒向民;韋富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海德有色金屬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5/10 | 分類號: | H02G15/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劉澤正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鎮港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交叉 聯保 連接 結構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輸變線路電力電纜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交叉互聯保護箱的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所述電纜線體和接地組件均穿過進線密封組件伸入保護箱體中;所述外導線芯座套和內導線芯座套均安裝在保護箱體內部的支架上;所述外導線芯座套與外導電芯連接,所述內導線芯座套與內導電芯;并且內導線芯座套和接地組件之間,直連金屬護套避雷器;采用本發明,整體結構緊湊,布局更加合理,保護箱體的生產安裝過程更加流程化,模塊化,減少過多的機械加工與裝配;提高電性能以及密封防水能力,使得整體裝置結構更加可靠,安全;人工做操方面,整體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裝配與檢修效率,為操作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作業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變線路電力電纜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交叉互聯保護箱的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電力電纜金屬護套交叉互聯保護箱的連接技術布局,結構方式簡單,兼容性較好,但采用的密封材料與密封方式不利于長期的戶外裸露、污水浸蝕、陽光紫外線照射、溫差變化大等因素而造成的反復纏繞包敷的自黏帶材料及其中的膠黏劑老化、剝落、開裂、脫落、腐蝕等現象;
現有技術中,通過外芯線夾進行連接,但是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兼容性較差,與現行的接地電纜外徑尺寸沒有國家標準的配合度不友好,因而造成安裝困難,為防止污水、雜質侵蝕進人,在機械密封結構上有矯枉過正之嫌;并且鎖緊機構在使用中有松動現象,造成接觸不良,系統接觸電阻增大而引起發熱、燒蝕、燃燒爆炸等事故;并且絕緣支架板采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制作,承擔所有零配件及電纜的重量,其機械性能不高,導熱性差,不易在長時間局部高溫環境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穩定性強,運行安全可靠,減少發熱、熱蝕;并且絕緣保護良好,減少短路風險的保護箱連接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交叉互聯保護箱的連接結構,包括電纜線體、外導線芯座套、內導線芯座套、保護箱體和接地組件,所述電纜線體包括外絕緣屏蔽層、外導電芯、內半導絕緣層和內導電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線體和接地組件均穿過進線密封組件伸入保護箱體中;所述外導線芯座套和內導線芯座套均安裝在保護箱體內部的支架上;所述外導線芯座套與外導電芯連接,所述內導線芯座套與內導電芯;并且內導線芯座套和接地組件之間,直連金屬護套避雷器。
進一步的,若干所述外導線芯座套和內導線芯座套之間通過互聯銅排進行交叉互聯;
進一步的,所述外導線芯座套包括外導線絕緣支架座、外導線接觸套、絕緣襯套和外導電芯襯套螺帽;所述外導線絕緣支架座和外導電芯之間夾設外導線接觸套,所述絕緣襯套伸入外導電芯和內半導絕緣層之間,所述外導電芯襯套螺帽鎖緊外導線接觸套;
進一步的,所述內導線芯座套包括內導線絕緣支架座、內導線接觸套、內導電線觸頭和內導電線觸頭螺帽;所述內導電線觸頭套接在內導電芯外側,并且所述內導線接觸套設置在內導電線觸頭外側,并伸入內導線絕緣支架座中,所述內導電線觸頭螺帽鎖緊在內導線接觸套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進線密封組件包括密封套、發泡聚氨酯和硅膠封帽;所述密封套穿設在保護箱體的預留孔內,待密封線體穿過密封套伸入保護箱體,密封套與線體之間空隙填充發泡聚氨酯,所述端口封堵硅膠封帽;
進一步的,所述接地組件包括接地線纜、接地端子和接地銅排;若干所述金屬護套避雷器直連接地銅排,接地銅排的末端通過接地端子連接接地線纜;所述接地線纜通過線體密封組件伸入保護箱體,并與接地端子連接;
一種新型交叉互聯保護箱的連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電纜線體按實際尺寸開剝;
S2、將電纜線體套上硅膠封帽,穿過密封套;伸入保護箱體中;
S3、將所需連接的電纜線體一次穿過外導線絕緣支架座,外導線芯與絕緣襯套配合外導電芯襯套螺帽鎖緊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海德有色金屬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海德有色金屬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920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