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冷卻電樞繞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77480.5 | 申請日: | 2022-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965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洲;楊立;歐陽倫發;邱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3/24 | 分類號: | H02K3/24;H02K3/02;H02K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方昊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冷卻 電樞 繞組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冷卻電樞繞組系統,通過液態金屬導線連接電樞系統的各組元器件,液滴解耦器用于對液態金屬導線進行電液解耦和流體的自然冷卻,液滴解耦器中預填充有滴定量的液態金屬,用于補充循環中導管中的氣泡與空穴,電樞繞組兩端與液態金屬導線之間通過電液連通器連接,通過循環泵提供液態金屬流體運動循環的動力,液態金屬通過循環泵提供流體運動的動力,在電樞繞組系統的導管中流動,并通過液滴解耦器進行電液解耦和流體的自然冷卻。實現流場的連續和冷卻回路中電路的中斷解耦,大大提高了散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冷卻電樞繞組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機系統散熱通過增加散熱面積、水冷、風冷等結構和物理方式實現,雖然可以降低電機溫度,但由于電機本身高速、強振動的特性,多物理場耦合過程中通常產生噪聲、氣流擾動等干擾,在低速重在運行時,冷卻結構會增加電機的體積,增加制造成本,在高速運行過程中,會產生風噪和振動。
電機設計領域,電樞繞組采用漆包線進行繞制,當電機處于低速、重載工作階段時,由于感應電動勢較低,電機會產生較大的電流,此時電機運行于低效率的運行狀態,主要損耗在于繞組產生的銅損。
但是,本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一下問題:
一般的,電機中常用的漆包線絕緣層耐熱溫度為F級150℃,最高的Y級可達180℃,對于大功率力矩電機,高電流意味著低速下更高的力矩輸出,也帶來對了更高的熱產出,漆包線的散熱性能嚴重影響了電機能量密度的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自冷卻電樞繞組系統,以解決對于大功率力矩電機,高電流意味著低速下更高的力矩輸出,也帶來對了更高的熱產出,漆包線的散熱性能嚴重影響了電機能量密度的進一步提高的問題。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冷卻電樞繞組系統,包括:
液態金屬導線,液態金屬導線包括導管與液態金屬,液態金屬填充于導管中,用于電樞繞組系統的導體;
液滴解耦器,位于系統的冷端,液滴解耦器豎直放置,用于對液態金屬導線進行電液解耦和流體的自然冷卻,液滴解耦器中預填充有滴定量的液態金屬,用于補充循環中導管中的氣泡與空穴;
電樞繞組,電樞繞組兩端與液態金屬導線之間通過電液連通器連接;
循環泵,用于提供液態金屬流體運動循環的動力;
液態金屬通過循環泵提供流體運動的動力,在電樞繞組系統的導管中流動,并通過液滴解耦器進行電液解耦和流體的自然冷卻。
可選的,所述液態金屬為鎵、銦、錫元素的三種或其中任意兩種構成的合金,合金熔點低于30℃。
可選的,所述液滴解耦器內部設有儲液池,儲液池頂端安裝有液滴噴頭,儲液池底端開設有液滴出口,液滴噴頭與液態金屬導線相連接,液滴噴頭使液態金屬呈現離散相進入儲液池中,實現電流在液滴解耦器中的開路,儲液池用于將液滴重新匯聚為連續相,并進入下一個循環。
可選的,所述液滴噴頭為管道出口截面,且管道出口截面內徑r<2mm。
可選的,所述電液連通器為三通連通器結構,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之間聯通有內部流道,內部流道的尺寸可達到500μm,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的內表面與導管的外表面接觸連接,并通過密封樹脂密封固定,電液連通器外表面裸露金屬部分與外邊路連接,電流通過電液連通器的金屬結構進入導管內部液態金屬電介質中,實現外電路與液態金屬電路的耦合。
可選的,所述電樞繞組中安裝有鐵芯,電樞繞組繞卷于鐵芯上,鐵芯用于繞組纏繞的依托,降低鐵損。
可選的,所述循環泵為蠕動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774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