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下頸椎脫位后路撐開復位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71840.0 | 申請日: | 2022-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035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袁海峰;拓一帆;王康;胡利紅;陸志東;劉莉;李俊;楊生森;李旭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88 | 分類號: | A61B17/88;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寧夏合天律師事務所 64103 | 代理人: | 郭立寧 |
| 地址: | 750004 寧夏回***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頸椎 脫位 后路 撐開 復位 | ||
下頸椎脫位后路撐開復位器,它包括連接桿、基座、“U”型固定叉、撬塊、倒“V”字型支座、支撐座;連接桿一端與基座連接,連接桿的尾段設置有握把;“U”型固定叉位于基座前端,并從基座底部起呈弧形向上突起;撬塊位于基座前端和“U”型固定叉中央位置,呈楔形;倒“V”字型支座位于基座后方下部,向后下傾斜;進一步,所述的握把、連接桿、基座、“U”型固定叉、撬塊、倒“V”字型支座、支撐座為一整體。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提供了一種予以脫位椎體施加撐開、旋轉復合力復位交鎖小關節,操作簡便快捷,降低神經的繼發性損傷等風險,有利于縮短手術耗時,同時有助于術后恢復的下頸椎脫位撐開復位器,適合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骨科手術用下頸椎脫位撐開復位器。
背景技術
下頸椎脫位是臨床上較常見的疾病,伴有關節突交鎖的脫位是其損傷較嚴重的一種類型,其病理改變有椎間盤的破壞,纖維環撕裂及椎間盤髓核破碎。伴有關節突交鎖的下頸椎脫位,因傷后局部腫脹、肌肉痙攣及關節囊水腫等使脫位小關節難以復位,在治療上存在著復位困難。后路手術行骨折脫位復位時常采用kocker鉗夾持上下脫位椎節棘突部位,通過撬撥、旋轉等方式復位。該方法成功率較低。也有些方法,如通過骨刀插入脫位上下關節突之間進行撬撥復位,但存在損傷脊髓風險,操作復雜。除此之外,目前尚無較好的后路復位器械。因此,亟待開發一種操作簡單快捷、下頸椎脫位復位效果好的下頸椎脫位撐開復位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下頸椎脫位復位器械及方法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予以脫位椎體施加撐開、旋轉復合力復位交鎖小關節,使操作簡便快捷,降低神經的繼發性損傷等風險,有利于縮短手術耗時,同時有助于術后恢復的下頸椎脫位撐開復位器。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下頸椎脫位后路撐開復位器,它包括連接桿、基座、“U”型固定叉、撬塊、倒“V”字型支座、支撐座。連接桿一端與基座連接,連接桿的尾段設置有握把;握把上帶有防滑螺紋;所述的基座為長方體;所述的 “U”型固定叉位于基座前端,并從基座底部起呈弧形向上突起;所述的撬塊位于基座前端和“U”型固定叉中央位置,呈楔形,撬塊上面為一斜面,與基座上部相續,斜面傾角為10°;所述的倒“V”字型支座位于基座后方下部,向后下傾斜,與基座平面夾角為120°;所述支撐座位于倒“V”字型支座的支座臂的中間位置,支撐座底面帶有防滑層。進一步,所述的握把、連接桿、基座、 “U”型固定叉、撬塊、倒“V”字型支座、支撐座為一整體。
本發明的使用操作流程:
患者俯臥位,取頸后正中切口,顯露脫位間隙上下各一個椎體的棘突和椎板,側塊和交鎖的關節突。在持續頭部牽引下,根據上下脫位椎間隙大小選擇合適型號撐開復位器,將錐體撐開器置入脫位頸椎間隙,撬塊于上位棘突根部受力,“U”型固定叉于上位棘突兩側椎板外夾持,三點受力牢固把持上位椎板及棘突,同時倒“V”字型支座支于下位棘突根部穩定復位器。下壓握把,以支撐座為著力點,撬塊于棘突根部受力,利用杠桿原理撐開上下脫位關節突,后可向健側旋轉撐開器,利用撬撥、旋轉復合力復位交鎖小關節。
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簡便。復位過程中撬桿于上位棘突根部受力,結合“U”型固定叉于上位棘突兩側椎板外夾持,三點受力可牢固把持上位椎板及棘突,減少復位過程器械滑脫,同時降低椎板骨折風險。支座支于下位椎體棘突根部穩定復位器,下壓握把,以支撐座為著力點,撬塊于上位棘突根部受力,利用杠桿原理受力,便于上下脫位椎體間撐開,椎間隙撐開幅度穩定可控,可降低神經的繼發性損傷等風險。復位過程中同時可旋轉撐開器,利用撬撥、旋轉復合力復位頸椎,縮短手術耗時,有利于術后恢復,適合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撬塊與“U”型固定叉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支撐座與倒“V”字型支座位置關系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未經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718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恢復IMS業務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缺氣保用輪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