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存壓力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69693.3 | 申請日: | 2022-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33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元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22 | 分類號: | G06F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魯梅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存 壓力 測試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內存壓力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涉及內存測試技術領域,應用于整機箱管理控制器,包括:讀取存儲機器中當前處于活動狀態的內存槽位的數量以得到當前活動內存槽位數,并判斷當前活動內存槽位數是否為零;若當前活動內存槽位數不為零,則啟動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執行相應的測試操作;獲取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生成的與當前活動內存槽位數對應的壓力測試文件,并對測試文件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測試分析結果。本申請通過整機箱管理控制器實現了整個內存漸變壓力的測試流程的自動協調控制,即實現內存測試的自動化,提高了測試效率,并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內存和整個存儲硬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存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內存壓力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當前,存儲機器往往用于儲存客戶重要的數據,是以穩定性可靠性著稱的,而內存子系統作為存儲系統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系統,內存子系統設計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存儲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而內存的漸變壓力測試,對于發現內存子系統中的間歇性和不確定性故障非常有效,在系統運行狀態下,可測試絕大部分的內存可能存在的故障。因此,在內存子系統設計過程與內存部件的引入測試過程中,內存漸變壓力測試尤其顯得重要,是必須的一項測試。
通常情況下,針對內存漸變壓力測試,需要測試人員手動安裝壓力工具并手動啟動運行,測試完成后也需手動收集測試日志,然后人工完成測試結果的判定;另外,由于測試需涵蓋到內存的滿配、中配和最小化配置,所以每完成一次測試還需要下電拔插內存。也就是說,現有的內存漸變壓力測試技術方法不僅需要手動進行壓力工具的安裝和運行,而且還需要人工完成漸變壓力結果的判定,并人工進行結果匯總,導致測試效率低,另外,由于漸變壓力測試需要遍歷內存數量(即從最低配到最高配),通過傳統的方法,則需要每測試一次,就要手動拔插一次內存條,這樣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還容易造成內存甚至機器的損壞。
綜上可知,當前內存漸變壓力手動測試效率低且安全性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存壓力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能夠實現整個內存漸變壓力測試流程的自動協調控制,即實現內存測試的自動化,提高測試效率,并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內存和整個存儲硬件。其具體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內存壓力測試方法,應用于整機箱管理控制器,包括:
讀取存儲機器中當前處于活動狀態的內存槽位的數量以得到當前活動內存槽位數,并判斷當前所述活動內存槽位數是否為零;
若當前所述活動內存槽位數不為零,則啟動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執行相應的測試操作;
獲取所述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生成的與當前所述活動內存槽位數對應的壓力測試文件,并對所述測試文件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測試分析結果。
可選的,所述在所述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生成的與當前所述活動內存槽位數對應壓力測試文件之后,還包括:
基于內存槽位的槽位順序對處于所述活動狀態的所述內存槽位依次執行相應的屏蔽操作;
在完成對所述內存槽位的所述屏蔽操作之后重啟所述存儲機器并重新執行所述讀取存儲機器中當前處于活動狀態的內存槽位的數量以得到當前活動內存槽位數的步驟,直至判斷出當前所述活動內存槽位數為零。
可選的,所述啟動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執行相應的測試操作,包括:
獲取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對應的啟動權限;
利用所述啟動權限控制所述預設內存壓力測試工具執行相應的測試操作。
可選的,所述判斷當前所述活動內存槽位數是否為零之后,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696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