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鏈路速率自適應方法、系統、設備以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45330.6 | 申請日: | 202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67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汪勛;徐江波;母文道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張濤;朝魯蒙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速率 自適應 方法 系統 設備 以及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鏈路速率自適應方法,包括步驟:在每一個節點創建多對測量值記錄表和測量值序列表,其中每一對測量值記錄表和測量值序列表對應于一個其他節點;利用每一個節點接收其他節點發送的數據幀并計算接收到的數據幀的信噪比以及將信噪比和時間記錄到測量值記錄表中;響應于其中一個節點接收到的其他同一個節點發送的數據幀滿足預設條件,從其中一個節點的測量值記錄表中獲取滿足預設條件的數據幀對應的信噪比和時間,并通過報文發送給其他同一個節點以使其他同一個節點將報文中攜帶的多個信噪比和時間記錄到測量值序列表中;根據每一個節點的測量值序列表調整節點發送數據幀的速率。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系統、計算機設備以及介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鏈路速率自適應方法、系統、設備以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對無線通信的鏈路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增加網絡吞吐量,而且要保障各項業務的Qos。但是,由于無線通信的時變性和多徑效應導致的衰落特點,而呈現出時變衰落特性,具有高誤碼率、高無幀率等特點。針對上述問題,設計出一種高可靠性、低丟包率、高吞吐量的鏈路傳輸協議顯得尤為重要。鏈路自適應技術的提出恰好為解決該問題提供了方向,鏈路自適應技術根據信道質量的變化,自適應的調整調制編碼方式和編碼速率來應對動態變化的信道環境,補償由于信道變化對接收信號造成的影響。
關于鏈路自適應技術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歷史經驗和教訓。例如,在傳統LTE系統中,如何反饋當前的信道質量給網絡端是鏈路自適應的關鍵技術所在。這些技術都需要用戶根據當前接收到的信號來獲得信噪比(SNR),然后根據一定的規律將SNR映射成信道質量指示(CQI)反饋給網絡端,然而僅用信噪比作為輸入參數容易受到信道環境、設備熱噪聲等多重因素影響,往往與真實鏈路環境存在較大差距。
再比如一種基于載干比(CIR)估計的鏈路自適應算法。該算法認為CIR是反應信道質量好壞的一個標志,并依據CIR估計與轉換點門型值的比較來調整調制編碼方式和編碼速率。同樣,CIR轉換點的門限值與信道模型密切相關,而無線信道傳輸環境和場景動態變化,很難預設或者實時估計。
由此可知,無論是單純依靠CQI或者CIR來反應信道質量,都無法準確反映當前信道質量的實際情況,都不是信道環境評估的最佳策略。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克服上述問題的至少一個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鏈路速率自適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每一個節點創建多對測量值記錄表和測量值序列表,其中每一對測量值記錄表和測量值序列表對應于一個其他節點;
利用每一個節點接收其他節點發送的數據幀并計算接收到的數據幀的信噪比以及將信噪比和時間記錄到所述測量值記錄表中;
響應于其中一個節點接收到的其他同一個節點發送的數據幀滿足預設條件,從所述其中一個節點的測量值記錄表中獲取滿足預設條件的數據幀對應的信噪比和時間,并通過報文發送給所述其他同一個節點以使其他同一個節點將所述報文中攜帶的多個信噪比和時間記錄到所述測量值序列表中;
根據每一個節點的所述測量值序列表調整節點發送數據幀的速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
響應于所述其他同一個節點未接收到所述報文,從所述其他同一個節點的測量值記錄表中根據時間參數獲取對應的多個信噪比和時間并記錄到測量值序列表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每一個節點的所述測量值序列表調整節點發送數據幀的速率,進一步包括:
確定決策時間區間,其中所述決策時間區間的右邊界為當前時刻,左邊界由所述決策時間區間的預設長度決定;
根據所述決策時間區間從測量值序列表中獲取進行決策的多個信噪比;
根據多個信噪比調整節點發送數據幀的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453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