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錄像存儲容災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45183.2 | 申請日: | 202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857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帆;孟伸伸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08 | 分類號: | H04L67/1008;H04L67/1097;H04N5/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曹婷 |
| 地址: |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錄像 存儲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錄像存儲容災系統及方法,涉及存儲技術領域,解決了錄像存儲容災系統中易出現大規模存儲服務器宕機的情況而導致整個存儲系統穩定性較差的技術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通過多層級控制服務器的部署,可以將每一個控制服務器管理的存儲服務器數量降低,減少了因為控制服務器宕機出現的大面積存儲服務器出現的失聯的風險,如果出現控制服務器宕機,只會出現小規模的存儲服務器的失聯,并且配合BACK服務器能夠快速的將失聯的存儲服務器切換到其他控制服務器上,將風險分散,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存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錄像存儲容災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分布式存儲系統中,系統可用性是很重要重要的指標之一,需要保證在機器發生故障時,系統可用性不受影響。現有監控行業中存儲系統的架構設計中,當出現控制服務器宕機時會出現大規模的存儲服務器的失聯,且失聯存儲服務器中的存儲業務不能快速的切換到其他控制服務器上,存儲風險較大,整個存儲系統穩定性較差。因此,亟需一種存儲架構以實現錄像存儲容災。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錄像存儲容災系統及方法,其技術目的是在視頻錄像中,減少因控制服務器宕機而出現的大面積存儲服務器失聯的風險,并快速將失聯的存儲服務器切換到其他控制服務器,將風險分散,提高整個錄像存儲容災系統的穩定性。
本申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錄像存儲容災系統,包括back服務器、監控平臺和至少兩個第一控制服務器,所述back服務器與所述監控平臺連接,所述第一控制服務器與所述back服務器和所述監控平臺均連接;
所述第一控制服務器連接有至少兩個第二控制服務器,每個所述第二控制服務器連接有一個存儲集群,所述存儲集群包括至少兩個存儲服務器;
所述第二控制服務器與任一所述第一控制服務器能建立連接;所述存儲服務器與任一所述第二控制服務器能建立連接。
一種錄像存儲容災方法,當存儲服務器i''出現宕機時,包括:
管理所述存儲服務器i''的第二控制服務器i'將所述存儲服務器i''的錄像任務遷移到當前存儲集群中負載最輕的其他存儲服務器;或
若當前存儲集群中沒有能使用的其他存儲服務器時,第二控制服務器i'向管理所述第二控制服務器i'的第一控制服務器i發送請求信息,第一控制服務器i通過研判將所述存儲服務器i''的錄像任務遷移到第一控制服務器i下負載最輕的其他第二控制服務器下的負載最輕的其他存儲服務器中去錄像;或
若第一控制服務器i沒有能使用的其他存儲服務器時,第一控制服務器i向監控平臺發送請求信息,監控平臺通過研判將在所述存儲服務器i''的錄像任務遷移到負載最輕的其他第一控制服務器下的負載最輕的第二控制服務器下的負載最輕的其他存儲服務器中去錄像。
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請將控制服務器的層級增加,將每一個控制服務器管理的服務器數量降低,減少存儲服務器失聯的風險;層級1的第一控制服務器和層級2 的第二控制服務器之間通過vms組件通訊。同時,增加一個BACK服務器,當監控平臺出現風險時,控制服務器和監控平臺之前的通信不會間斷,將在監控平臺修復的時間段內控制服務器傳輸的信息能夠有效保存,待到監控平臺通信恢復,BACK服務器將數據批量傳輸給監控平臺,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
通過多層級控制服務器的部署,可以將每一個控制服務器管理的存儲服務器數量降低,減少了因為控制服務器宕機出現的大面積存儲服務器出現的失聯的風險,如果出現控制服務器宕機,只會出現小規模的存儲服務器的失聯,并且配合BACK服務器能夠快速的將失聯的存儲服務器切換到其他控制服務器上,將風險分散,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所述系統的框架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451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