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類有機藍光小分子及其制備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44962.0 | 申請日: | 202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933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姜鴻基;盧志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86 | 分類號: | C07D209/86;C07D209/88;C09K11/06;H10K85/60;H10K50/11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霞 |
| 地址: | 2100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類 有機 藍光小 分子 及其 制備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類有機藍光小分子及其制備和應用,該類小分子化合物以二苯甲酮為電子受體,咔唑為電子給體,通過引入吸電子基團三氟甲基,并在不同位置進行修飾后,形成了強D?A結構。具有高度剛性的咔唑可以使二苯甲酮的空間位阻增大,分子結構產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引入吸電子基團三氟甲基后,進一步有效增強了二苯甲酮基團的吸電子能力,增強了空間電荷轉移能力,減弱了分子的紅移,保證了分子發射位于藍光區域,可實現深藍發光,為TADF藍色發光材料的研發提供新的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機藍光小分子及其制備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科技產品的發展迅猛,尤其是在顯示屏幕方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尺寸到大尺寸,從單色屏到多色屏,從液晶顯示器到OLED的轉換。其中,OLED憑借其亮度高、響應快、清晰度高、發光效率高、柔性好等優異性能而贏得人們的青睞。OLED有三種發光機理:基于熒光發光的OLED(第一代),基于磷光發光的OLED(第二代)和基于熱激活延遲熒光(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TADF)的OLED(第三代)。
傳統的磷光材料多采用金屬配合物,但由于其采用貴金屬配位,價格昂貴,而且具有較大的污染性,另一方面,具有較長壽命(微秒級)的金屬配合物磷光材料,可能會在高電流下導致占主導地位的三重態-三重態湮滅(Triplet-TripletAnnihilation,TTA),限制了磷光材料的發展。而第三代基于TADF材料的OLED突破了第一代熒光OLED的IQE限制,又可以實現純有機材料制備OLED,解決了第二代磷光OLED存在的弊端,成為了研究熱點。研究新型高性能的TADF材料已然成為眾多科研人員的探索方向之一,但到目前為止,基于TADF材料的OLED的運行穩定性仍在優化中。
要獲得全彩顯示器或白光OLED,三基色紅、綠、藍(RGB)的組合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人們正在積極研究高發射率且穩定的藍光發射器。TADF藍色發光材料被認為是解決顏色純度、量子效率和長期設備穩定性問題的有力候選材料。基于科學界對藍色發光材料的研究熱情,該研究領域發展極為迅速。
排除器件加工工藝和功能材料的影響,開發新的藍光材料是提高器件發光能力最為有效和直接的辦法。二苯甲酮基團是一種擁有多個可修飾化學反應位點,可用于研究高效藍光材料的極為優異的基礎單元。此外,引入剛性的咔唑基團,使得分子空間位阻進一步增大將進一步有利于發光。
中國專利CN?111574431?A公開一種基于咔唑和二苯甲酮衍生物的多功能有機發光材料,此類材料基于具有給電子能力的咔唑衍生物基團,利用二苯甲酮的羰基在不同的取代位置進行修飾,可以使分子形成扭曲的D-A型化合物,并改變其n軌道和π軌道的占比和聚集態的堆積結構來調節其光物理性質和其他性質,但是該類材料中僅有個別化合物分子的熒光峰位于藍光區域,且隨著熔融狀態的改變,其最大發射峰會出現紅移,發光顏色會從藍色變成了綠色,難以實現穩定的強藍光發射。
為此,有必要對該類化合物的分子結構進行進一步地深入設計,以獲得高性能的有機藍光小分子,提升材料的發光量子效率以及成膜能力,為TADF藍色發光材料的研發提供新的思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有機藍光小分子,通過引入吸電子基團三氟甲基,在二苯甲酮上的不同位置進行修飾,形成較強的D-A結構,所得小分子化合物在不同溶劑中可實現強藍光發射。
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為:一類有機藍光小分子,其結構通式如下:
其中,L為咔唑、3-溴咔唑或3,6-二溴咔唑。
具體地,該類有機藍光小分子的結構式為下列中的任意一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449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