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家用廚房無菌干洗印花無紡布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41751.1 | 申請日: | 202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01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杭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M1/12 | 分類號: | B41M1/12;B41M1/26;B41M7/00;D06P1/44;D06M11/6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點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62 | 代理人: | 余梅 |
| 地址: | 311217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家用 廚房 無菌 干洗 印花 無紡布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家用廚房無菌干洗印花無紡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開松混合;梳理成網;水刺脫水;印花整理:在印花設備中調配印花漿料,然后通過印花設備對脫水后的水刺無紡布進行印花整理,形成印花無紡布;牽伸烘燥;卷繞分切;打包包裝。本發明設置水刺無紡布利用印花設備可以在表面印花,進行制成印花無紡布,大大提高了廚用無紡布的美觀性,并且設置印花輥可以利用電熱絲網對印花套進行加熱,以便于在印花的同時對無紡布進行加熱烘干操作,有效省去了需要預烘干無紡布的麻煩,同時壓輥相距印花輥的間距,可以根據無紡布的不同厚度進行適應性調整,便于根據市場需要生產不同厚度的廚用無紡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紡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家用廚房無菌干洗印花無紡布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無紡布又稱不織布、針刺棉、針刺無紡布等,采用聚酯纖維,滌綸纖維材質生產,經過針刺工藝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無紡布具有防潮、透氣、柔韌、輕薄、阻燃、無毒無味、價格低廉、可循環再用等特點,可用于不同的行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廚房臺面的一次性清潔用品也從紙質材質逐漸轉變為無紡布材質,廚用無紡布廣受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市場上的無紡布在生產過程中,在進行印花工序時,操作繁雜,一般需要利用烘干機提前對水刺無紡布進行預烘干處理,存在生產效率低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實用性更高的家用廚房無菌干洗印花無紡布的加工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家用廚房無菌干洗印花無紡布的加工方法,解決了目前市場上的無紡布在生產過程中,在進行印花工序時,操作繁雜,一般需要利用烘干機提前對水刺無紡布進行預烘干處理,存在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家用廚房無菌干洗印花無紡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開松混合:利用開松機將原料纖維進行精開松工序處理;
S2、梳理成網:利用梳理機對開松處理后的纖維分梳成單纖維狀態,并組成網狀纖維薄層;
S3、水刺脫水:利用水刺機將上述網狀纖維薄層反復經過若干道水刺工序進行開纖、纏結加固得到帶水的水刺無紡布,且水刺機中的水實現循環利用,然后利用軋干機對帶水的水刺無紡布進行軋干脫水;
S4、印花整理:在印花設備中調配印花漿料,然后通過印花設備對脫水后的水刺無紡布進行印花整理,形成印花無紡布;
S5、牽伸烘燥:利用張力架將印花無紡布展開,并且利用干燥機對印花無紡布進行干燥;
S6、卷繞分切:利用自動成卷機對干燥后的印花無紡布進行卷繞成卷,同時根據產品要求,利用分切機將寬幅印花無紡布分切呈若干個印花無紡布卷;
S7、打包包裝:利用全自動包裝機對印花無紡布卷進行包裝。
優選的,所述水刺機的水刺壓力為300~350bar,且所述干燥機的烘干溫度為140~180℃。
優選的,所述印花設備包括印花輥、壓輥、支架、漿料池、液體泵、溢流管、配比箱、連桿、軸承和升降調節機構,所述壓輥與所述印花輥上下對正設置,所述印花輥的左右兩端均安裝有支架,且所述支架與所述印花輥轉動連接,所述支架的下方連接有漿料池,且所述漿料池的內部盛裝有印花漿料,并且所述印花輥的下表面浸沒所述印花漿料,所述漿料池的左端下方連接有液體泵,所述漿料池的右端下方連接有溢流管,所述液體泵和所述溢流管的下端連通有配比箱,所述壓輥的左右兩端均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遠離所述壓輥的一端安裝有軸承,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裝有升降調節機構。
優選的,所述印花輥還包括有溫控器、電熱絲網和印花套,所述印花輥的內部安裝有溫控器,所述印花輥的外側面夾層內部安裝有電熱絲網,且所述電熱絲網與所述溫控器電性連接,所述印花輥的外表面套接有印花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杭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杭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417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