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內機械自鎖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33219.5 | 申請日: | 202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50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郭劍康;胡文龍;閆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均勝群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64 |
| 代理公司: | 寧波中致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張圓;葉德斌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模內機械自鎖結構,包括前模(1)、后模(2)、前模仁(3)、后模仁(4)和自鎖滑塊組件(5),所述前模(1)與前模仁(3)固定連接,所述后模(2)與后模仁(4)固定連接,當前模(1)與后模(2)進行合模時,前模仁(3)與后模仁(4)形成用于成型產品的模腔,所述自鎖滑塊組件(5)沿著模腔的周向設置,所述自鎖滑塊組件(5)用于鎖緊前模仁(3)與后模仁(4)。本發明提供一種以保證前模仁與后模仁的緊密配合,避免產品在高壓成型下出現飛邊的一種模內機械自鎖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模內機械自鎖結構。
背景技術
在模具成型產品過程中,前模與后模合模后,會保證前模與后模之間的合模狀態以保證前模上的前模仁與后模上的后模仁形成合格的模腔。為維持前模與后模之間的合模狀態,通常會采用維持前模與后模之間的高壓相抵狀態或者采用前模與后模之間通過卡扣扣合的方式。但這些方式均以控制前模與后模為主,從而實現間接性的對前模仁與后模仁進行控制,當成型的產品需要較高的外觀質量時,則需要進行很大的注塑壓力,從而容易出現前模與后模保持著良好的扣合狀態,而前模仁與后模仁之間卻出現了間隙,最終導致產品出現飛邊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以保證前模仁與后模仁的緊密配合,避免產品在高壓成型下出現飛邊的一種模內機械自鎖結構。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模內機械自鎖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前模仁、后模仁和自鎖滑塊組件,所述前模與前模仁固定連接,所述后模與后模仁固定連接,當前模與后模進行合模時,前模仁與后模仁形成用于成型產品的模腔,所述自鎖滑塊組件沿著模腔的周向設置,所述自鎖滑塊組件用于鎖緊前模仁與后模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自鎖滑塊組件的設計,當進行合模時,自鎖滑塊組件從周向上將前模仁與后模仁進行鎖緊,保證了前模仁與后模仁的配合在高壓下也不會出現間隙,避免了產品成型后出現飛邊的情況。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自鎖滑塊組件包括四個自鎖滑塊,四個所述自鎖滑塊分別設于模腔的四個方向,所述自鎖滑塊上設有用于驅動自鎖滑塊移動的驅動滑塊,所述驅動滑塊固定連接在后模上,當前模與后模進行合模時,自鎖滑塊向模腔方向移動并鎖緊前模仁與后模仁,通過所述改進,實現自鎖滑塊組件對上模仁與下模仁進行鎖緊的目的。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自鎖滑塊上設有前夾塊與后夾塊,當前模與后模進行合模時,前夾塊與后夾塊將前模仁與后模仁夾持在前夾塊與后夾塊之間,所述前夾塊靠近前模仁的一側與后夾塊靠近后模仁的一側均設有導向斜面,通過所述改進,通過前夾塊與后夾塊的設計可以從前模仁與后模仁的移動方向進對前模仁與后模仁進行限位,避免在高壓注塑成型時,前模仁與后模仁之間出現間隙,而導向斜面的設計,可以使前夾塊與后夾塊在鎖緊前模仁與后模仁時,更順暢,避免干涉。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模內自鎖模具還包括頂針板,所述頂針板上設有用于將成型后的產品頂出模腔的頂針,所述模內自鎖模具通過后模遠離前模的移動方式進行開模,所述頂針板設于前模遠離后模的一側,且所述頂針板與后模在剛開始開模時進行同步移動,所述前模與后模的連接處設有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用于使自鎖滑塊組件先解鎖前模仁與后模仁,再使后模遠離前模,通過所述改進,當產品的厚度薄且面積大時,往往采用的是通過前模遠離后模的開模方向進行開模,而后通過頂針頂出產品,但該方式仍然容易造成產品在頂出時的變形,而通過開模時,后模遠離前模的移動方式進行開模,并且頂針板進行同步移動,則可以使產品與后模同步移動,避免了產品被頂出模腔時出現變形的情況;同時本發明在進行開模時,需要先將自鎖滑塊組件解鎖前模仁與后模仁,否則前模仁與后模仁將無法成功分離,而傳統的通過前模遠離后模的開模方式并不適用于本發明,故而需要增加具有使自鎖滑塊組件先解鎖前模仁與后模仁,再使后模遠離前模的連接組件的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均勝群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均勝群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332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三板非同開式疊模模具結構
- 下一篇:一種機電伺服機構剛度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