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磨抗滑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實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32997.2 | 申請日: | 202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5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趙升輝;陳振宇;高世強;雷志瓊;劉艷軍;李亮;魏俊偉;楊運輝;陳志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7/14 | 分類號: | E01C7/14;E01C23/09;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申素霞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 抗滑型 隧道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實施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磨抗滑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實施方法,屬于建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方法通過水泥混凝土配方與特殊弧形槽紋設計,并調整養生環境指標,能夠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性能,提高路面摩擦力,可以有效提高水泥路面在隧道特殊環境條件下的抗滑耐久性能和行車穩定性,保證隧道行車安全,具有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磨抗滑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實施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規劃網的加速建設,高速公路建設向山嶺重丘區進一步發展,長大隧道的數量和里程呈加速增長。隧道屬于半封閉式構造物,在長隧道中往往存在空氣流動性較差、水系豐富導致洞壁長期滲水等問題,使得瀝青路面的施工環境極其惡劣、鋪筑后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下而極易出現水損害。相較之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水穩定性好、結構強度高和耐久性好的特點,且其在隧道燈光照明下光線反射更加均勻、明亮,從而廣泛應用于國內外隧道路面建設中。
由于隧道的半封閉環境、無應急車道且濕度較大等因素,隧道內事故的危險性遠高于隧道外,極易造成連續性交通事故。而隧道水泥路面相較于常規公路水泥路面,其路面抗滑性能衰減更快:汽車駛入隧道時,因視線變化、限速等因素,車輛往往制動操作頻繁,與路面摩擦較大,導致水泥混凝土表面抗滑構造磨損較快;其次,隧道洞口范圍環境與隧道內相比,溫差更大、受陽光直射、夜晚熱量損失大、空氣流動速度高、水分蒸發快,路面養生效果較差,力學性能達不到預期,抗滑構造耐磨性能顯著下降。
為保證水泥路面行車安全性,根據現行的施工技術規范和施工經驗,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常采用矩形刻槽形式,包括橫向刻槽和縱向刻槽,其刻槽參數在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均有明確的要求,但是在交驗初期便存在摩擦系數偏低的問題,采用橫向力系數車測試的摩擦系數比瀝青路面低約20SFC,剛達到規范要求的54SFC值。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近年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刻槽形式,包括“V”型、弧形等刻槽,可以提高路面摩擦力。但是,由于隧道的半封閉環境、行車噪聲大、濕度高等因素,且過度的渠化交通與頻繁的加速、制動等作用下,特殊的刻槽形式存在槽壁薄、輪胎應力集中嚴重的問題,極容易破壞槽壁結構,導致構造磨損過快。因此,特殊的刻槽形式需要依托高強、耐磨水泥混凝土,方能發揮出特殊構造的抗滑、降噪、耐久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磨抗滑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實施方法,所構建的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優異的耐磨抗滑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磨抗滑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隧道路面鋪筑普通水泥混凝土,完成養生期后,形成水泥混凝土下面層;
在所述水泥混凝土下面層上鋪筑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形成水泥混凝土上面層;所述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制備原料:水泥95~105份,礦渣微粉22~26份,硅灰6~10份,鋼渣微粒70~75份,金剛砂45~55份,機制砂52~56份,鋼渣粗粒64~68份,碎石260~270份,聚甲醛纖維0.5~1份,減水劑0.4~0.8份,消泡劑0.4~0.8份和水22~26份;
對所述水泥混凝土上面層進行刻槽,形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弧形刻槽;所述刻槽的參數包括:單個刻槽寬度獨立為7~9mm,刻槽深度獨立為2~4mm,有效刻槽組間距獨立為14~16mm,有效連續刻槽寬度獨立為45~65mm;刀片直徑為8~12mm;
將所述刻槽后所得隧道路面進行養生,形成耐磨抗滑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所述養生的時間根據隧道環境的平均溫度確定:隧道平均溫度(℃)×養生時間(h)=4200(℃·h)。
優選的,所述水泥混凝土上面層的施工厚度為5cm。
優選的,所述礦渣微粉的活性等級≥S95級,比表面積為400~420m2/kg;所述硅灰中二氧化硅含量≥90%,活性指數>1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329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