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寒地區苜蓿草地有機肥施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31391.7 | 申請日: | 2022-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6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美艷;薛世明;蔡明;劉彥培;羅鑫;匡崇義;楊文翠;袁赟;冉光富;廖祥龍;吳夢霞;鐘紹麗;侯潔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硯山縣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A01G22/40 |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楊釗霞 |
| 地址: | 650212***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寒 地區 苜蓿 草地 有機肥 施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寒地區苜蓿草地有機肥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肥料選用牦牛糞,牦牛糞堆捂2個月;草地建植第40天撒施肥料,堆捂2個月的牦牛糞使用量為4.5~6.0t/hm2。本發明捂熟牦牛糞施用對紫花苜蓿單播草地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牦牛糞施用對苜蓿單播草地建植第一年的蓋度和產量有顯著的提高作用,4.5~6.0t/hm2可獲得較高的鮮草產量。合理施用牦牛糞可促進苜蓿的再生生長,4.5~6.0t/hm2可獲得較高的再生飼草產量。建議牦牛糞施用量為4.5t/hm2,4.5t/hm2處理下的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稍低于6.0t/hm2,其余養分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綜合3年的蓋度、株高、產量、再生產量和表層土壤性狀等指標,得出最佳施肥量為牦牛糞4.5t/hm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草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寒地區苜蓿草地有機肥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高寒地區苜蓿的種植對于牦牛、犏牛等家畜養殖是十分重要的飼草來源,紫花苜蓿為多年生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譽,每年要刈割3-4次,多次刈割必然帶走土壤中大量的營養元素,產草量越高,帶走的營養越多,造成土壤自身養分的不斷流失和匱乏。為了滿足苜蓿正常生長對養分的需求,需通過施肥來補充土壤養分,以保證苜蓿的高產、穩產和優質。
高寒地區牦牛糞較容易獲得,對高寒地區苜蓿的種植地施加牦牛糞可以有效的恢復土壤養分,保證苜蓿的品質和產量。但是對于如何才能高效的提高土壤養分,如何控制施肥量等,還沒有明確的方法。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高寒地區苜蓿草地有機肥施肥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寒地區苜蓿草地有機肥施肥方法,對紫花苜蓿單播草地具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顯著的提高苜蓿草地蓋度和產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寒地區苜蓿草地有機肥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苜蓿種植
種植地土壤為亞高山草甸土,質地為黃壤,播種方式為撒播;
S2,有機肥處理
肥料選用牦牛糞,牦牛糞堆捂2個月;
S3,施肥
草地建植第40天撒施肥料,堆捂2個月的牦牛糞使用量為4.5~6.0t/hm2。
進一步地,S3中,牦牛糞使用量為4.5t/hm2。
進一步地,S1中,土壤堿解性氮含量處于較低水平,速效鉀屬于中等水平,速效磷為高水平。
進一步地,S2中,牦牛糞含水量68.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技術方案捂熟牦牛糞施用對紫花苜蓿單播草地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牦牛糞施用對苜蓿單播草地建植第一年的蓋度和產量有顯著的提高作用,4.5~6.0t/hm2可獲得較高的鮮草產量。合理施用牦牛糞可促進苜蓿的再生生長,4.5~6.0t/hm2可獲得較高的再生飼草產量。綜合考慮土壤常規養分指標和成本,建議牦牛糞施用量為4.5t/hm2,4.5t/hm2處理下的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稍低于6.0t/hm2,其余養分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綜合3年的蓋度、株高、產量、再生產量和表層土壤性狀等指標,得出最佳施肥量為牦牛糞4.5t/hm2。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硯山縣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未經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硯山縣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313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