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評價瀝青路面層間應力消散性能的試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30799.2 | 申請日: | 2022-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78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龔演;楊毅;馬小龍;周震宇;王鋒;羅愷彥;嚴二虎;李東釗;程崗;劉軍海;劉玉紅;武強;潘樹;姜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明巢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圓聿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鄧永紅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評價 瀝青路面 應力 消散 性能 試驗 方法 | ||
1.一種評價瀝青路面層間應力消散性能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應力消散試件的制備;
S2:進行層間應力消散試驗;
S2-1:試驗前通過游標卡尺測量試件尺寸,并記錄;
S2-2:將試件在冷藏后,取出進行應力消散試驗;
S2-3:將鋼棒放入芯樣的孔中,安裝到試驗機上,施加不大于0.2kN的荷載;試驗機通過控制加載速率的方式對試件進行加載并記錄試驗過程中數據;
S2-4:恒速拉伸試件,記錄荷載和位移,持續拉伸直至荷載達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至0.1kN,試驗停止;
S3:試驗數據的獲取及處理:
S3-1:試驗過程中獲得荷載及位移數據,得出荷載與位移關系曲線;
S3-2:計算曲線與坐標軸圍城的面積,分別采用多項式及高斯方程對峰值荷載前后部分曲線進行擬合,進而對位移進行定積分求得面積,該面積表示荷載對試件做的功;
S3-3:計算試件截面面積,采用試件長度w乘以厚度t1得到;
S3-4:計算應力消散能指標,通過公式(1)求得,應力消散能越大說明層間應力消散性能越好,抵抗反射裂縫向上擴展能力越強;
J=SAREA/(w×t1) (1)
式中:J為應力消散能,J/m2;
SAREA為應力消散試驗中荷載變形曲線與坐標軸的面積;
w,t1為試件長度和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評價瀝青路面層間應力消散性能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以下子步驟:
S1-1:利用路面取芯鉆機從待測路面上取出路面芯樣,取得的芯樣應保持邊角完整,顆粒不得散失;
S1-2:確定待測層間,利用切割機切割路面芯樣,獲得層間試件;層間試件包括待測層間以及上層、下層;
S1-3:將層間試件進行進一步切割成長方體結構,在下層垂直層間方向,切割出切縫,切縫其貫穿下層,切縫頂部接觸層間;最后分別在切縫兩側鉆孔完成應力消散試驗試件的制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評價瀝青路面層間應力消散性能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路面芯樣直徑150mm;上層與下層高度不小于40mm;
S1-3切割出的長方體結構,長度為130mm,寬度為50mm;在試件下層的切縫寬度為1.5mm,鉆孔直徑25mm,孔間距為50mm,孔上邊緣距離層間1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評價瀝青路面層間應力消散性能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2中所述的冷藏條件為:將試件在-12℃條件下恒溫保存4h±1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評價瀝青路面層間應力消散性能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S2-4中按0.017mm/s±0.00034mm/s恒速拉伸試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明巢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明巢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3079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裝置
- 下一篇:按鍵模式的切換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