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9720.6 | 申請日: | 2022-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60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澤玉;楊同林;張洪;孫江龍;詹必雄;任耀輝;劉飛龍;張和;羅俊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4 | 分類號: | E04G23/04;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唐曉麗 |
| 地址: | 10010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形 支撐點 調節 型鋼 體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包括:
環形分段式軌道(1),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以待拆除結構柱(9)為圓心,通過梁側夾具組件可拆卸地設置在與所述結構柱(9)相連接的結構梁(10)的下方; 以及
多組型鋼立柱(2),多組所述型鋼立柱(2)沿著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間隔設置,并且布置在結構梁(10)的正下方,每組所述型鋼立柱(2)的數量相等且至少為兩節,相鄰兩節所述型鋼立柱(2)沿豎直方向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為多段工字型鋼軌道組合連接成環形結構,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以型鋼立柱(2)至結構柱(9)的距離為半徑,相鄰兩根型鋼立柱(2)為弧長,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的下翼緣設置有多個定位樁(4),所述型鋼立柱(2)的頂部設置有定位帽(5),所述定位樁(4)與所述定位帽(5)插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側夾具組件包括多組豎直設置的梁側支撐(7)和水平設置的梁底支撐主龍骨(8),所述梁側支撐(7)設置在梁兩側,所述支撐主龍骨(8)設置在梁底部,并通過螺栓與兩側的梁側支撐(7)固定連接,相鄰兩組所述梁側支撐(7)通過橫向支撐(81)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側支撐(7)上均勻開設有多個等間距的螺栓孔(72),所述梁側支撐(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定位卡(71),所述定位卡(71)為C字形結構,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的上翼緣設置在所述定位卡(71)中,且定位卡(71)兩側通過螺絲(73)緊固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鋼立柱(2)沿著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均勻設置至少八組,相鄰兩組的每節型鋼立柱(2)之間采用十字交叉柱間角鋼斜撐(25)固定連接,所述柱間角鋼斜撐(21)的兩端與型鋼立柱(2)上的第一連接板(22)螺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每組型鋼立柱(2)中相鄰兩節所述型鋼立柱(2)通過套筒(3)連接,并通過銷軸(31)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帽(5)為圓筒結構,所述定位帽(5)的頂部設置有鋼板(51),所述鋼板(51)上對稱開設有兩個定位孔(52)。
8.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還包括組合操作平臺(6),所述組合操作平臺(6)通過第二連接板(61)固定在最上面一節所述型鋼立柱(2)的內側,所述組合操作平臺(6)包括豎向立桿(62)和斜向支撐(63)。
9.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支撐主龍骨(8)采用雙槽鋼,柱間角鋼斜撐(25)采用L型鋼,所述型鋼立柱(2)的外側懸掛有密目式防塵網(23),內側焊接有噴淋水管(24)。
10.一種框架柱結構拆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根據實際施工情況測算結構層高、結構梁(10)位置及截面特征、待拆除結構柱(9)截面尺寸選擇合適的受力構件;
步驟S2、在所述結構柱(9)所在位置安裝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環形多支撐點位的可調節式型鋼換撐體系,具體包括:
步驟S21、在所述結構柱(9)的四周沿環向等間距設置多組型鋼立柱(2),型鋼立柱(2)布置在結構梁(10)的正下方,每組所述型鋼立柱(2)的數量相等且至少為兩節,相鄰兩節所述型鋼立柱(2)沿豎直方向通過套筒(3)固定連接;
步驟S22、在相鄰兩組的每節型鋼立柱(2)之間采用十字交叉柱間角鋼斜撐(25)固定連接,以形成穩定連接結構;
步驟S23、所述型鋼立柱(2)最終高度施工完成后,在最上面一節所述型鋼立柱(2)安裝定位帽(5);
步驟S24、提前預制多段環形分段式軌道(1),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以待拆除結構柱(9)為圓心,以型鋼立柱(2)至結構柱(9)的距離為半徑,相鄰兩根型鋼立柱(2)為弧長,在所述環形分段式軌道(1)的下翼緣設置多個定位樁(4),所述定位樁(4)與所述定位帽(5)插接連接;
步驟S25、定型加工梁側夾具組件,其中,將梁側支撐(7)設置在梁兩側,并固定在環形分段式軌道(1)上,將梁底支撐主龍骨(8)設置在梁底部,完成傳力體系的構建;
步驟S26、利用梁側夾具組件將環形分段式軌道(1)固定在結構梁(10)的下方,以將豎向荷載向下均勻傳遞;
步驟S3、進行結構柱(9)的拆除施工,所述結構柱(9)拆改完成后,重新進行鋼筋的綁扎、支模施工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97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