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社區家居住家融合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19449.6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847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沐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H04L67/125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羅恒蘭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社區 家居 住家 融合 方法 系統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社區家居住家融合系統、方法及存儲介質,其將社區對講系統與智能家居設備進行融合,可以滿足社區和住家融合的云對講業務,打通社區和家居的云對講功能,通過社區主機或者智能鎖可呼叫到業主APP或者智能終端;用戶能夠在APP自主按需配置呼叫應答順序。不僅實現更為靈活的云對講功能,當住戶進入社區后,還能自動聯動到智能家居系統,自動開啟智能家居設備的功能,提高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講呼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社區家居住家融合的云對講呼叫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作為連接社區和家庭、物業和用戶之間的溝通樞紐,對講設備歷經十幾年蛻變發展至今的云對講,無論是功能優勢、外觀顏值、軟硬件等等都與時俱進。云對講一開始的概念就是為了方便居民生活而制造的,它遠遠比普通的門禁要強大。當訪客在單元門呼叫住戶,室內機與手機APP可同時收到訪客來電,住戶可通過按室內機或手機APP上的“接聽”建與訪客進行雙向通話,同時可控制門禁開關。云對講所說的“云”其實指的是社區平臺或者外網,必須要通過網絡才能使用某些亮眼的功能,不像傳統的樓宇對講,需要局域網或者連接PC端就能實現整個小區的“聯網”。這里的“聯網”與云對講的聯網是不同的,就如“局域網”與“外網”不同一樣。云對講必須連通外網,目前連接外網的方式有網線,4G、5G卡,WIFI,也就是一切帶外網的只要主機允許的都能連。
目前,隨著新興技術不斷的迭代,云對講與智能家居系統互相結合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
有鑒于此,本發明將云對講與智能家居系統結合,提出一種社區家居住家融合的云對講呼叫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社區家居住家融合的云對講呼叫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其將社區的云對講設備和智能家居設備進行聯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社區家居住家融合系統,其包括主叫設備、社區平臺、用戶終端和室內終端;
所述主叫設備與社區平臺通信連接,用于向社區平臺發送住戶身份信息,以及接收社區平臺發送的控制指令;
所述社區平臺存儲有住戶信息表,所述住戶信息表中存儲有住戶身份信息以及操作權限;
該社區平臺與主叫設備、用戶終端以及室內終端進行通信連接,用于接收主叫設備的住戶身份信息并進行識別,當所接收的住戶身份信息存在于住戶信息表中,則向主叫設備發送控制指令;判斷住戶信息表中的該住戶是否具備操作權限,當該住戶具備操作權限時,社區平臺向室內終端發送控制指令,以開啟智能家居系統的智能家居設備以及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運作模式;
所述室內終端設置在住戶家中,其與智能家居設備通信連接,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設備,以及在接收到用戶終端、社區平臺發送的控制指令時控制智能家居設備;
所述用戶終端與社區平臺通信連接,用于與社區平臺通訊,發送控制指令,及控制智能家居設備。
所述主叫設備還用于向社區平臺發送呼叫請求,以及與用戶終端和/或室內終端建立TUTK雙向通訊連接;
所述社區平臺存儲有呼叫列表,該社區平臺用于接收主叫設備的呼叫請求,并根據呼叫請求查找呼叫列表,然后將呼叫請求發送至呼叫列表中云對講賬號對應的用戶終端和/或室內終端;
所述室內終端還用于在接收到社區平臺發送的呼叫請求后,與主叫設備進行TUTK雙向通訊連接,以及向社區平臺發送開門指令;
所述用戶終端用于接收社區平臺發送的呼叫請求,并在接收到呼叫請求后與主叫設備進行TUTK雙向通訊連接,以及向與平臺發送開門指令。
所述呼叫列表中存有至少一云對講賬號,若存有兩個以上的呼叫號碼,表示當收到呼叫請求時,同時呼叫列表中的室內終端和用戶終端,或者按順序呼叫列表室內終端、用戶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立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94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