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改變SiC襯底形狀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8807.1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64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芳;郭楓林;徐現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1/02 | 分類號: | H01L21/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張宏松 |
| 地址: | 25019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改變 sic 襯底 形狀 方法 | ||
1.一種高效改變SiC襯底形狀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采用多線切割機,將SiC單晶棒切割成厚度500~700um厚的晶片,切割后晶片表面平整無裂紋;
2)、采用雙面研磨機對切割后的晶片進行雙面研磨;若最終產品要求Si面凹陷,則研磨時晶片放置方向為碳面朝上,硅面向下,研磨過程中控制上盤和下盤轉速,研磨上盤轉速大于研磨下盤轉速;若產品要求碳面凹陷,晶片放置方向為碳面朝下,硅面向上,研磨上盤轉速大于研磨下盤轉速;研磨壓力20-100g/cm2,研磨轉速5~25rpm,研磨后晶片表面無刀痕,厚度350~550um,并且Bow<25um,Warp<20um;
3)、采用超聲清洗機對研磨完畢的晶片進行超聲清洗40~70min,去除表面研磨顆粒,之后對清洗完畢的晶片進行干燥和擦拭;
4)、采用雙面拋光機將清洗完畢的晶片置于拋光機中進行雙面機械拋光,晶片的放置朝向與步驟3)的相同,拋光上盤、拋光下盤的轉速大小關系與研磨上盤、研磨下盤的轉速大小關系相同,磨料為金剛石微粉,轉速10-40rpm,拋光壓力80-200g/cm2,拋光后晶片雙面粗糙度小于2nm,Bow<20um,Warp<10um;
5)、如果雙面機械拋光之后的晶片形狀相對于目標形狀為劣,且Bow>15um,對晶片進行補充性單面機械拋光,若最終產品要求Si面凹陷,對C面進行補充拋光,若最終產品要求C面凹陷,對Si面進行補充拋光;單面機械拋光轉速30-40rpm,壓力150-250g/cm2;
6)、采用單面拋光機,將步驟4)或步驟5)機械拋光后的晶片,對硅面或者碳面進行化學機械拋光,磨料為SiO2微粉,拋光轉速30-50rpm,壓力100-300g/cm2,化學機械拋光后表面粗糙度小于0.2nm,Bow<20um,Warp<10um;
7)、清洗:用清洗機和旋轉干燥機對化學拋光后的晶片進行清洗和干燥;得到均勻凹陷或凸起的SiC襯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研磨機采用雙面鑄鐵盤研磨機,磨料為粒度10-20um的碳化硼微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研磨時,若最終產品要求Si面凹陷,則研磨時晶片放置方向為碳面朝上,硅面向下,研磨上盤的轉速為15-25rpm,研磨壓力為25-50g/cm2,研磨下盤的轉速為5-15rpm,研磨壓力為25-50g/cm2,加載方式為氣缸加壓,研磨時間為180min-240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研磨時,若產品要求碳面凹陷,晶片放置方向為碳面朝下,硅面向上,研磨上盤的轉速為15-25rpm,研磨壓力為25-50g/cm2,研磨下盤的轉速為5-15rpm,研磨壓力為25-50g/cm2,加載方式為氣缸加壓,研磨時間為180min-24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超聲清頻率為50-70kHZ,清洗介質為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拋光機采用雙面銅盤拋光機,拋光料為1-10um的金剛石微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拋光時,若最終產品要求Si面凹陷,則研磨時晶片放置方向為碳面朝上,硅面向下,拋光上盤的轉速為30-40rpm,研磨壓力為25-50g/cm2,拋光時間6-9h。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拋光時,若產品要求碳面凹陷,晶片放置方向為碳面朝下,硅面向上,拋光上盤的轉速為30-40rpm,研磨壓力為25-50g/cm2,拋光時間6-9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880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