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向對稱型諧振換流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8400.9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44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振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智電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H02M7/219;H02M7/5387 |
| 代理公司: | 成都魚爪智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蘭小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向 對稱 諧振 換流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雙向對稱型諧振換流器,涉及諧振換流器的技術領域。包括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第一諧振調整模塊、變壓器L3、第二諧振調整模塊和直轉交流控制模塊;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通過第一諧振調整模塊與變壓器L3的輸入端連接;變壓器L3的輸出端通過第二諧振調整模塊與直轉交流控制模塊輸入端連接;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的輸入端與直轉交流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其能夠達到直流和交流自由轉換的同時,避免了外接電路帶來的諧振換流器轉換效率偏低,熱損耗偏高的問題,同時由于能耗的減少使得其連接的電源體積變小,提高移動與搬運的便捷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諧振換流器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雙向對稱型諧振換流器。
背景技術
換流器在電源中有多種用途,包括交流電源的產生,例如當用作把直流輸出電壓轉換成交流電源(例如,不間斷電源)的換流器時。而現有技術中的諧振換流器只能單方面的進行直流轉交流或交流轉直流,這也使得在直流和交流的轉換中無法進行隨意切換,而為了達到能夠進行切換的目的,需要在現有模塊下外接電路,由此使得諧振換流器轉換效率偏低,熱損耗偏高,進而使得電源體積偏大,移動與搬運不方便。由此需要一種能夠交流和直流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切換的諧振換流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向對稱型諧振換流器,其能夠達到直流和交流自由轉換的同時,避免了外接電路帶來的諧振換流器轉換效率偏低,熱損耗偏高的問題,同時由于能耗的減少使得其連接的電源體積變小,提高移動與搬運的便捷性。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向對稱型諧振換流器,其包括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第一諧振調整模塊、變壓器L3、第二諧振調整模塊和直轉交流控制模塊;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通過第一諧振調整模塊與變壓器L3的輸入端連接;變壓器L3的輸出端通過第二諧振調整模塊與直轉交流控制模塊輸入端連接;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的輸入端與直轉交流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交轉直流控制模塊包括逆變開關S1、逆變開關S2、逆變開關S3和逆變開關S4,逆變開關S1的漏極與逆變開關S2的漏極連接,逆變開關S1的源極與逆變開關S3的漏極連接,逆變開關S3的源極與逆變開關S4的源極連接;逆變開關S4的漏極與逆變開關S2源極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諧振調整模塊包括依次連接的電容C1和電感L1,逆變開關S1的源極、電容C1、電感L1和變壓器L3的第一輸入端依次連接;變壓器L3的第一輸出端與逆變開關S4的漏極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諧振調整模塊包括電容依次連接的電感L2和電容C2,變壓器L3的第二輸入端、電感L2、電容C2和直轉交流控制模塊的一端連接,變壓器L3的第二輸出端與直轉交流控制模塊的另一端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直轉交流控制模塊包括逆變開關S5、逆變開關S6、逆變開關S7和逆變開關S8,逆變開關S5的漏極與逆變開關S6的漏極連接,逆變開關S5的源極與逆變開關S7的漏極連接,逆變開關S7的源極與逆變開關S8的源極連接;逆變開關S8的漏極與逆變開關S6源極連接;變壓器L3的第二輸入端、電感L2、電容C2和逆變開關S6的源極連接,變壓器L3的第二輸出端與逆變開關S7漏極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逆變開關S1、逆變開關S2、逆變開關S3、逆變開關S4、逆變開關S5、逆變開關S6、逆變開關S7和逆變開關S8均包括場效應管、寄生二極管和寄生電容;寄生二極管的正極與場效應管的源極連接,寄生二極管的負極與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寄生電容與寄生二極管并聯。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用于安裝交轉直流控制模塊、第一諧振調整模塊、變壓器L3、第二諧振調整模塊和直轉交流控制模塊的電路板。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電路板上設有用于對變壓器L3進行散熱的第一散熱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智電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智電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84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