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及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5231.3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08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倪敬達;崔中浩;詹華春;李忠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G11/04 | 分類號: | D01G11/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舊 紡織品 循環 再生 纖維 生產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1臺預開松機、若干臺開松機、混棉箱、羅拉式梳理機、打包機及控制系統;所述預開松機與多臺所述開松機依次連接,最末端的所述開松機通過含有輸棉風機的管道與所述混棉箱連接,所述混棉箱與所述羅拉式梳理機之間通過平簾連接,所述羅拉式梳理機與打包機通過管道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開松機、開松機、羅拉式梳理機及凝棉器均設置有濾塵管道,各所述濾塵管道連接濾塵系統,所述預開松機上部設置第一凝棉器,所述第一凝棉器接出兩路管路分別連接所述濾塵管道和回花風機,所述回花風機通過管路連接各所述開松機,所述混棉箱中配置斜簾、均棉羅拉、剝棉羅拉及第二凝棉器,所述第二凝棉器的入口通過管道與所述輸棉風機的出口連接,所述輸棉風機的入口通過管道與所述開松機的出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松機為模塊化配置,所述開松機共有2-10組,各所述開松機之間直接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松機包括第二給棉羅拉、給棉板及打手,所述給棉板采用弧形給棉板,所述弧形給棉板的工作面為與所述打手同心的圓弧形面,所述打手的直徑為250-4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開松機包括回花簾、自動喂入輸送簾、預開松打手、第一給棉羅拉及可調式漏底裝置,所述預開松打手直徑為400-1000mm,所述可調式漏底裝置包括弧形漏底本體及支架,所述弧形漏底本體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弧形漏底本體包括上調節弧板和下固定弧板,所述上調節弧板與所述下固定弧板活動連接并形成滑動配合,使所述上調節弧板與所述下固定弧板實現弧形軌跡的相對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羅拉式梳理機包括機架、喂入羅拉、刺輥、剝取輥、主錫林、道夫及控制裝置,所述喂入羅拉為兩對齒形喂入羅拉,且并排設置在所述刺輥一側,所述刺輥的另一側依次設置所述主錫林及道夫,所述道夫的直徑為200-400mm,所述主錫林的上部配置所述工作輥及剝取輥;所述主錫林及道夫分別由其回轉驅動機構驅動回轉,各所述回轉驅動機構均采用變頻電機驅動,并通過所述控制裝置進行變頻控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刺輥與所述主錫林之間增設胸錫林及轉移輥,所述轉移輥兩側分別為所述胸錫林和主錫林,靠近所述胸錫林的上部配置工作輥及剝取輥,所述胸錫林及轉移輥的回轉均采用變頻電機驅動,并通過所述控制裝置進行變頻控制,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控制系統采用PLC智能控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纖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置安全罩,所述安全罩將所述喂入羅拉、刺輥、胸錫林、工作輥、剝取輥、轉移輥、主錫林及道夫罩在其中,所述安全罩內側位于所述胸錫林及主錫林的上方均設置電子鎖,所述安全罩內側位于所述喂入羅拉上方設置防扎傳感器,所述電子鎖及防扎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523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