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能式LED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4509.5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12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麗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齊光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4 | 分類號: | G09G3/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致開百諾鑫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888 | 代理人: | 赫坤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 led 手機 背光源 控制 方法 及其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節能式LED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其裝置,對手機背光源的電流值進行計算;判斷所述電流值是否在預設的節能電流范圍內;根據預設基準光源的最低亮度對手機背光源的亮度進行調節,統計手機顯示屏三原色的像素數,判斷三原色的像素數是否均達到ICC標準;根據ICC標準公式對所述三原色的像素數進行增減調試;根據所述手機背光源的LED感光元件對環境光的接收,判斷所述LED感光元件接收的光源強度是否在預設感光范圍內;若是,則根據環境光進行光源強度值調節,本發明對手機背光源實現了更加智能的控制并節省能源,節能控制利用環境光對手機背光源的調節,使得調節手機背光源的過程中更加貼合環境光,對使用者的視力進行保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背光源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式LED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背光源(Back Light)是位于液晶顯示器(LCD)背后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LCM)視覺效果。液晶顯示器本身并不發光,它顯示圖形或是它對光線調制的結果。
申請號CN202011145860.6,公開了一種超薄手機LED背光驅動控制系統,包括單路電源輸入電路,轉化輸出多路電源模塊,FPGA可編程模塊,PWM調控模塊,主控MCU,背光源驅動模塊,感光模塊,LED燈組;所述單路電源輸入電路將單路電源信號通過轉化輸出多路電源模塊輸入至該FPGA可編程模塊,所述FPGA可編程模塊通過PWM調控模塊將多路輸出信號輸入該主控MCU;所述MCU通過背光源驅動模塊控制該感光模塊,所述感光模塊控制該LED燈組發光。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化程度高,能夠調節手機LED背光源亮度,操作方便,功能多樣,可靠性強的一種超薄手機LED背光驅動控制系統。
在背光源的控制中需要更加節能式的光源而并不僅僅是得到更優的顯示效果,因此需要采用節能式的LED進行控制手機背光源,對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更加有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節能式LED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其裝置,以更加確切地解決上述所述采用節能式的LED進行控制手機背光源,對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更加有效。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節能式LED手機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手機背光源的電流值進行計算,其中,所述電流值包括但不限于手機顯示屏的電流和背光源LCD顯示屏的電流;
S2:判斷所述電流值是否在預設的節能電流范圍內;
S3:若否,則根據預設基準光源的最低亮度對手機背光源的亮度進行調節,統計所述手機顯示屏三原色的像素數,判斷所述三原色的像素數是否均達到ICC標準;
S4:若否,根據ICC標準公式對所述三原色的像素數進行增減調試;
S5:根據所述手機背光源的LED感光元件對環境光的接收,判斷所述LED感光元件接收的光源強度是否在預設感光范圍內;
S6:若是,則根據所述環境光進行光源強度值調節,判斷調節后的所述手機背光源的電流值是否處于所述節能電流范圍內;
S7:若不處于,重復步驟S3-S6,直至確保所述電流值處于所述節能電流范圍內。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前,包括:
在預設時間內,根據所述手機背光源的LCD顯示屏的顯示數據計算所述手機背光源的消耗電勢能,其中,所述顯示數據包括但不限于手機背光源的電勢能及所使用的時間,所述消耗電勢能指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所述手機背光源的電勢能差值;
判斷所述消耗電勢能是否在預設差值范圍內;
若否,則將所述手機背光源的電壓值降低,則所述手機背光源的電勢能降低,使得所述消耗電勢能降低。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3前,包括:
獲取所述手機顯示屏的灰度值數據,其中所述灰度值數據是由三原色色彩值通過Gamma校正后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齊光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宏齊光電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45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險檢測方法、裝置、計算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
- 下一篇:麥克風組件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