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肉燕半自動成形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3233.9 | 申請日: | 202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6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燕君;陳國蘇;池洪勝;陳君凡;林思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C9/06 | 分類號: | A21C9/06 |
| 代理公司: | 福建知與行律師事務所 35248 | 代理人: | 崔禮龍 |
| 地址: | 350101 福建省福州市閩***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自動 成形 | ||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肉燕半自動成形機,由機架、螺桿進料電機組件、進料斗、攪拌電機、攪拌軸組件、進料管、出燕氣缸、出燕導棒、三工位轉盤、轉盤電機、齒輪電機組件、夾燕氣缸、柔性夾頭組件、回轉軸承和下料箱組成。針對現有肉燕制作設備或技術路線缺少傳統人工包肉燕制作技巧的有效模擬下,本發明可實現肉燕皮的上料后,自動完成加餡和成形下料兩大工序,利用肉燕成形的復合運動保證肉燕的形態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肉類食品的制作工藝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肉燕半自動成形機。
背景技術
肉燕這種中國傳統美食因其獨特的外形和口感廣受用戶歡迎,但由于其燕皮較薄,手工肉燕較難實現自動化成形作業。專利201820570444.2公開了一種肉燕餛飩快速成型捏合裝置,包括注餡管、支撐架,利用互相配合轉動的凸輪軸實現下料肉燕的成形。不過,該肉燕成形工藝未考慮多組同時下料的肉燕餡填充量的不均勻性,導致不同肉燕的重量存在一定誤差。并且隨著肉燕餡不斷累積注餡管之后,有可能在設備運轉一段時間后無法順利保證肉燕的形狀品質。如何更好地讓每個肉燕成形,如何基于傳統手工燕皮的工藝特點,設計高品質的燕皮半自動化或自動化設備將成為一種選擇。
發明內容
為此,針對現有肉燕制作設備缺少傳統人工制作技巧的有效模擬下,研制一種仿人工的肉燕半自動化制作裝備可保證肉燕生產品質穩定性和提高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發明人提供了一種肉燕半自動成形機。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可實現肉燕的半自動快速成形作業。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一種肉燕半自動成形機包括機架、螺桿進料電機組件、進料斗、攪拌電機、攪拌軸組件、進料管、出燕氣缸、出燕導棒、三工位轉盤、轉盤電機、齒輪電機組件、夾燕氣缸、柔性夾頭組件、回轉軸承和下料箱。
所述攪拌電機通過所述攪拌軸組件對投入所述進料斗的肉燕餡進行攪拌和下落,所述螺桿進料電機組件將下落的肉燕餡從所述進料管擠出。
所述轉盤電機用于驅動所述三工位轉盤,依次配合實現燕皮上料、加餡、以及成形下料三大工序。
所述出燕氣缸用于實現所述出燕導棒的上下運動。
所述回轉軸承的內轉盤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回轉軸承的外轉盤設置有與所述齒輪電機組件配合的外齒圈,所述回轉軸承的外轉盤的上面固定有所述通過所述夾燕氣缸,所述齒輪電機組件通過所述回轉軸承帶動所述夾燕氣缸繞所述回轉軸承中心轉軸轉動。
所述下料箱設置在所述三工位轉盤的下料工位下方,用于收集下料的肉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螺桿進料電機組件與所述轉盤電機的配合控制實現肉燕皮的加餡工序,當所述轉盤電機驅動所述三工位轉盤新上料的燕皮處于所述進料管下方時,所述螺桿進料電機組件將肉燕餡從所述進料管擠出至燕皮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出燕氣缸、夾燕氣缸、轉盤電機與齒輪電機組件的配合控制實現肉燕的成形下料工序。
當所述轉盤電機驅動所述三工位轉盤上已加餡的肉燕皮處于所述出燕導棒下方時,所述出燕氣缸驅動所述出燕導棒向下運動,使所述出燕導棒將肉燕餡和肉燕皮從所述四工位轉盤的預留孔洞移出和實現肉燕的預成形。
所述出燕氣缸下行運動到位后,所述夾燕氣缸通過所述柔性夾頭組件對預成形的肉燕進行夾緊,使肉燕皮的兩邊夾緊在所述出燕導棒上。
所述夾燕氣缸夾緊動作后,所述出燕氣缸開始向上運動,同時所述齒輪電機組件通過所述回轉軸承帶動所述夾燕氣缸繞所述回轉軸承中心轉軸轉動1/4圈,通過出燕氣缸和所述齒輪電機組件實現肉燕的復合運動成形。
所述肉燕成形后,所述夾燕氣缸控制所述柔性夾頭組件松開,成形肉燕在重力下下料至所述下料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323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