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2132.X | 申請日: | 202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31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曉玲;杜龍梅;孫嘉;周潔;薛云飛;賴建和;邵莉;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5/02 | 分類號: | G01M15/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張宇鴿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發動機 改型 尾噴筒 | ||
1.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與發動機連接口連接的尾噴筒前段(2)、與尾噴筒前段(2)可拆卸連接的尾噴筒后段(7),所述尾噴筒前段(2)的外壁上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前測試座(5),每一前測試座(5)中均設置有可拆卸的前堵蓋(6);尾噴筒后段(7)外壁上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后測試座(11),每一后測試座(11)中均設置有可拆卸的后堵蓋(12),所述前測試座(5)和后測試座(11)角度叉開設置,所述尾噴筒后段(7)尾噴口面積為噴口計算面積的最小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噴筒前段(2)包括第一前安裝邊(1)、前段筒體(3)、第一后安裝邊(4),前段筒體(3)的前端設置第一前安裝邊(1),通過第一前安裝邊(1)與發動機連接口連接,前段筒體(3)的后設置第一后安裝邊(4),通過第一后安裝邊(4)與尾噴筒后段(7)連接,前段筒體(3)外壁上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前測試座(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筒體(3)外壁上沿周向設置有12個前測試座(5),前測試座(5)用于測量時插入溫度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對發動機試車過程中溫度場和/或壓力場進行測量,所述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交替排列插入前測試座5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噴筒后段(7)包括第二前安裝邊(8)和后段筒體(9),后段筒體(9)的前端設置有第二前安裝邊(8),通過第二前安裝邊(8)與尾噴筒前段(2)連接,后段筒體(9)外壁上沿周向設置有多個后測試座(11),每一后測試座(11)中均設置有可拆卸的后堵蓋(1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后段筒體(9)外壁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有6個后測試座(11),所述后測試座(11)用于測量時插入溫度傳感器或壓力傳感器對發動機試車過程中溫度場和/或壓力場進行測量,所述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交替排列插入后測試座(11)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尾噴筒前段(2)的后端和尾噴筒后段(7)的前端通過螺栓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前堵蓋(6)和后堵蓋(12)上均設計有堵塞,堵塞可伸入前測試座(5)和后測試座(1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尾噴筒后段(7)尾噴口最小內徑為528.48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噴筒后段(7)的后段筒體(9)外壁上還設置有加強筋(10),所述加強筋(10)與后段筒體(9)采用18組斷點焊接加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航空發動機改型尾噴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10)前端采用U型緩沖結構,U型槽底部開小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213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