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息物理系統中欺騙攻擊的低成本檢測與隔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06040.0 | 申請日: | 202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48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索毓涵;柴森春;王昭洋;崔靈果;張百海;柴潤祺;姚分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16 | 分類號: | G06F21/16;G06F21/55;G06F21/56;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方亞兵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息 物理 系統 欺騙 攻擊 低成本 檢測 隔離 方法 | ||
1.一種信息物理系統中欺騙攻擊的低成本檢測與隔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欺騙攻擊建模為一個隨機過程,對控制器發出的控制信號進行欺騙攻擊,假設系統正常工作時控制器發出的控制信號為uk,遭受欺騙攻擊后系統的控制信號輸出為則的表達式為:
式中,ak為攻擊者發出的攻擊信號,其表達式為:ak=δkγk,其中δk為一個隨機變量,滿足伯努利分布,具有如下所示的概率分布:
式中,代表欺騙攻擊的成功率,注入系統的欺騙攻擊信號表達式為γk=-uk+υk,其中-uk起到取消原始信號作用,υk為任意有界能量信號;
步驟二:先對欺騙攻擊的持續時間進行建模,公式如下:
Ts=T0+X
式中,T0表示攻擊者對系統造成惡意影響所需的最短時間,X表示攻擊者停止攻擊后,系統受到惡意影響的持續時間,再利用改進的水印機制為控制信號不連續地添加水印,使系統的控制輸入變為表達式為:其中為添加的水印信號序列,然后基于K-L散度設計一個檢測器,通過檢測器對欺騙攻擊進行檢測;
步驟三:對每一個執行器均采用改進的水印機制進行攻擊檢測,當檢測器檢測到攻擊并發出警報后,則控制器發出的控制信號被判定受到篡改攻擊,基于冗余設計的原則,在滿足正常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增加控制器和執行器的數量,并采用隨機切換策略進行自主切換,通過防御機制的不斷變化來隨機切換序列,實現在無攻擊情況下隨機切換控制器和執行器,在多點協同攻擊情況下,實現實時地對受到攻擊的部分進行隔離,并進行及時維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信息物理系統中欺騙攻擊的低成本檢測與隔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若δk=1,則真正的控制信號被篡改為υk,即攻擊成功,反之,即攻擊失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信息物理系統中欺騙攻擊的低成本檢測與隔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用一個p維行向量來描述改進的水印機制如下:
式中,p表示周期數,q為添加水印的次數,向量d=(d1,d2,...,dq)為相鄰兩次水印添加的時間間隔情況,且滿足若后續周期維數超過p,則用mod(k,p)來計算k除以p的余數,其中k為總的時刻數,余數對應到θ(d)中的位置為當前時刻的水印,通過周期性拓展得到一條無限長的向量φ,φ={...,Φ0,...,Φp-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信息物理系統中欺騙攻擊的低成本檢測與隔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通過檢測器對時間序列和進行比較,表示攻擊不存在時的控制信號序列,表示攻擊存在時的控制信號序列,則:
式中,DKL(·)表示K-L散度,值越小表示兩個序列差異越小,反之差異越大,和分別代表和的聯合概率密度函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信息物理系統中欺騙攻擊的低成本檢測與隔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檢測器的攻擊檢測問題作為一個二元假設檢驗問題,兩個假設的表述如下所示:
此時最優檢測器形式如下所示:
式中,η為檢測器的臨界值,根據與η的關系來判斷系統是否受到攻擊,若即K-L散度的估計誤差異常,判定系統受到攻擊,反之,K-L散度的估計誤差正常,則判定系統未受到攻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060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