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設備語音識別及語義識別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03240.0 | 申請日: | 202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225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盧俊;陳峰峰;徐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5/01 | 分類號: | G10L15/01;G10L13/0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天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3 | 代理人: | 羅偉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設備 語音 識別 語義 自動化 測試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設備語音識別及語義識別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包括:人工編寫表達式;將所述表達式進行解析組裝為詞條文本;將所述詞條文本轉換為音頻文件;利用所述音頻文件對待測試的智能設備進行測試并記錄測試結果;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智能設備語音識別及語義識別的自動化測試系統,本發明省去了前期測試音頻制作,更具廣泛性和靈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智能設備語音識別及語義識別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家電的迅猛發展,其中基于語音交互方式的智能家電對語音指令的要求越來越趨于簡單、直接、日常化,以便用戶在未經任何指令訓練的情況下,也能通過日常習慣用語,快速掌握操控設備。針對上述原因,智能家電設備語音模型需要面向的指令對象呈幾何增長。
傳統的語音測試方法如圖1所示,先確定需要滿足語音功能的詞條集,然后將詞條集通過語音的方式輸出到待測試的語音設備,最后記錄識別結果的。語音輸出的方式又分為人工現場朗讀和預錄制人工朗讀播放。
人工現場朗讀,該方式弊端明顯,對人喉嚨及時間消耗巨大,采樣范圍極小,多在少量詞條集的場景使用。
預錄制人工朗讀播放,一般采用男女1:1比例數人,朗讀詞條集的命令詞條,經過錄音工序和后期制作、分類歸檔形成語音庫。測試時使用自動化語音測試軟件播放。該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提前錄制語料,增加測試準備工作;2錄制語料人員采樣數量限制,很難形成廣泛的口音樣本;3語料錄制后相對固定,某個詞發生變化,這個命令全部作廢;4語料命令數量有限,僅能選取部分命令作為錄制語料。
面對智能家居對語音命令范圍爆炸性增長的這種形勢,傳統語音測試方法愈發顯得力不從心了。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設備語音識別及語義識別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及系統,本發明省去了前期測試音頻制作,更具廣泛性和靈活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設備語音識別及語義識別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人工編寫表達式;
步驟S20、將所述表達式進行解析組裝為詞條文本;
步驟S30、將所述詞條文本轉換為音頻文件;
步驟S40、利用所述音頻文件對待測試的智能設備進行測試并記錄測試結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10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測試人員或需求方對需要語音測試的智能設備給出原始意圖功能點;
步驟S12、原始意圖按表達語序習慣組裝出不同的表達方式;
步驟S13、表達方式確認后,在所述表達方式中適當位置添加修飾詞,形成原始表達式;
步驟S14、對所述原始表達式各個成分進行詞匯擴展,得到最終表達式;
步驟S15、將所有功能點均轉化為步驟S14中的最終表達式并保存。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最終表達式包括必備成分詞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最終表達式還包括可選成分詞匯和/或范圍集合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必備成分詞匯、可選成分詞匯和范圍集合名均置于不同的符號內,且擴展后的詞匯之間通過符號進行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13中,在表達式中添加的修飾詞包括智能設備的位置歸屬和目標程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20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032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