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402858.5 | 申請日: | 202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05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杜景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聯(lián)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3/10 | 分類號: | C08G73/10;C09J17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徐李娜 |
| 地址: | 201806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硅 改性 聚酰亞胺 樹脂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結構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R1選自氧基、羰基、-C(CH3)2-或-C(CF3)2-;
R2選自
R3選自甲基、乙基、苯基、乙烯基、甲氧基、乙氧基或異丙氧基;
R4選自甲基、
R51、R52、R53、R54分別選自H、Br或
其中,R51、R52、R53、R54不同時為H和/或Br;
R6選自甲基或乙基;
m的取值為1≤m≤20;
n的取值為1≤n≤2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其特征在于,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結構如下所示:
其中,m的取值為1≤m≤20,n的取值為1≤n≤2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其特征在于,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結構如下所示:
其中,m的取值為2≤m≤5,n的取值為5≤n≤1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其特征在于,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結構如下所示:
其中,m的取值為8≤m≤12,n的取值為12≤n≤18。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取代環(huán)四硅氧烷與鹵素按摩爾比1:1~8進行鹵代反應,得溴代環(huán)四硅氧烷;
所述取代環(huán)四硅氧烷的結構為:
其中,R4選自甲基或苯基;
步驟S2.將堿催化劑加入所述溴代環(huán)四硅氧烷中,60~110℃反應,加入末端氨基取代的硅烷偶聯(lián)劑,制得氨基封端的溴苯基聚硅氧烷,所述溴代環(huán)四硅氧烷與末端氨基取代的硅烷偶聯(lián)劑、堿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2~40:0.02~0.04;
步驟S3.將所述氨基封端的溴苯基聚硅氧烷、堿金屬和烷氧基氯硅烷按重量比1:0.1~0.2:0.5~0.8混合反應,得到烷氧基化的氨基封端苯基聚硅氧烷;
步驟S4.將所述烷氧基化的氨基封端苯基聚硅氧烷和酸二酐按重量比1:1~1.5混合反應,加入乙酸酐脫水,得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
所述酸二酐的結構為:
其中R1選自氧基、羰基、-C(CH3)2-或-C(CF3)2-。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取代環(huán)四硅氧烷與所述鹵素的摩爾比1:4~6。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堿催化劑選自有機強堿。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氨基封端的溴苯基聚硅氧烷、堿金屬和烷氧基氯硅烷按重量比1:0.2:0.6。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反應溫度為45~65℃。
10.一種如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酰亞胺樹脂在制備粘接劑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聯(lián)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通聯(lián)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0285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