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MOS反相器單粒子閂鎖效應仿真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01979.8 | 申請日: | 202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92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孟洋;呂賀;曹榮幸;薛玉雄;梅博;張洪偉;劉洋;鄭澍;李紅霞;韓丹;曾祥華;李興冀;楊劍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3308 | 分類號: | G06F30/3308;G06F30/337;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建和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mos 反相器單 粒子 效應 仿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MOS反相器單粒子閂鎖效應仿真方法,基于器件內部工藝參數,利用TCAD仿真平臺構建NMOS?PMOS組合的完整CMOS工藝結構模型。該模型可以準確表征器件發生SEL時的PNPN可控硅正反饋大電流隨時空的演變過程,彌補了NMOS單管SEL模型不能準確表征CMOS反相器SEL特性的缺點,從而提高了器件SEL模擬仿真準確度。本發明方法可以快速便捷獲得器件發生SEL的電參數空間分布特性,為器件的SEL研究及型號產品設計加固提供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CMOS反相器單粒子閂鎖效應仿真方法。
背景技術
數字電路是處理信號,實現系統邏輯功能與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反相器,具有低功耗、低輸出阻抗、高噪聲容限等優點,常被應用在時鐘振蕩器、存儲器等常用電子器件中,也因此被作為數字電路最基本的組成單元之一。
伴隨著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數字電路被大量運用到航天領域,CMOS反相器作為其關鍵單元,在遭受空間輻射環境中高能粒子撞擊時,可能會引發器件的SEE(單粒子效應),成為系統正常工作的薄弱環節。CMOS反相器中的SEE主要考慮SEU(單粒子翻轉)與SEL(單粒子閂鎖)。SEU為軟錯誤,指輸出邏輯狀態的翻轉,這可能引起系統功能性錯誤;SEL為硬錯誤,指單粒子轟擊引發的單粒子電流致使寄生雙極性晶體管開啟,從而形成PNPN可控硅的正反饋電流,引發器件電流急劇增大,導致器件的永久損毀,進而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
由于SEL對在軌航天器系統具有不可逆損傷,所以需要對CMOS反相器進行抗單粒子能力評估,評估主要有試驗和模擬仿真兩種手段,通常試驗在地面加速器上進行,但是加速器資源有限、價格高昂,試驗不利于開展,且不易得到器件內部電參數空間分布特性;而仿真模擬手段便捷、經濟并且易獲得器件內部電參數微觀分布,所以模擬仿真手段是進行SEL評估的主要途徑。
目前仿真結構主要采用CMOS反相器單管結構模型,這種模型存在不能完整模擬出器件發生SEL時PNPN結構正反饋大電流特性的缺點,不利于器件的SEL加固設計。具體的,常規器件模擬仿真只建立CMOS反向器中的NMOS(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或者PMOS(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單管結構,導致仿真只能模擬出單管的寄生BJT(雙極結型晶體管)導通引起大電流致器件燒毀,而不能準確模擬CMOS反相器由于PNP-NPN結構可控硅開啟形成正反饋大電流引起的器件SEL的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出一種CMOS反相器單粒子閂鎖效應仿真方法,通過該方法獲得器件SEL的PNPN結構正反饋電流和電場隨時間、空間演變的分布特性。
技術方案:一種CMOS反相器單粒子閂鎖效應仿真方法,包括:
步驟1:根據待測器件的結構圖及工藝參數,利用TCAD軟件進行器件結構建模,定義器件結構和尺寸;然后定義器件各個區域的尺寸、材料類型、摻雜類型及摻雜濃度;最后定義器件的電極及網格劃分信息;
步驟2:在建立器件結構模型的基礎上,添加物理模型,包括:遷移率模型、復合模型、載流子統計模型、碰撞離化模型,以此通過數值計算方式,仿真獲得器件的真實物理特性;
步驟3:器件電學特性仿真,具體包括:首先,將器件相關電極短接,以此引出接地端、電源端、輸入端、輸出端;其次,將器件輸出端設置為電流邊界;接著,給器件接地端和電源端加壓,使器件進入工作狀態;最后,在器件輸入端加偏壓,電壓初值為0V,終值為3.3V,步長為0.1V,以此仿真獲得器件的電學特性;
步驟4:若步驟3仿真得到的器件電學特性不完全符合器件實際的電學特性,則進行迭代優化仿真參數,參數包括:器件尺寸、各區域尺寸、各區域摻雜濃度、溝道長度、載流子壽命,直至仿真得到的電學特性與器件試驗結果相符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019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