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榫卯結構的支護樁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01311.3 | 申請日: | 202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55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武贊濤;吳平;李曉亮;胥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E02D5/3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千石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傅萬霞 |
| 地址: | 21004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結構 支護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榫卯結構的支護樁施工方法,包括步驟一:澆注施工支護樁的豎向擋樁,擋樁頂部澆注成凸榫造型;與此同時,采用預制件工藝預制支護樁的橫向冠梁,冠梁上成型有與所述凸榫造型相匹配的卯接口;步驟二:將預制的冠梁吊裝至擋樁頂部,單根冠梁橫跨至少兩根擋樁,并使冠梁的卯接口扣裝在擋樁頂端的凸榫上;步驟三:從冠梁上表面封堵卯接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支護樁冠梁采用預制構件,可在擋樁施工時同步進行冠梁預制制作,然后通過榫卯工藝裝配連接,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和支護樁成型質量高的技術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支護樁施工,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榫卯結構的支護樁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基礎建設的大面積增多,以及工程建設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邊坡治理和基坑工程的占比是越來越多,支護樁作為一種常見的支護結構,能夠大量應用于邊坡治理和基坑工程。
在現有技術中,支護樁豎向設置的擋樁和橫向設置的冠梁均為現場澆注,由于冠梁外部尺寸通常比較厚大,具有一定重量,所以就必須要求擋樁施工固化后,方能進行冠梁的澆注施工,如此一來,則存在施工工期比較長,且施工質量一般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榫卯結構的支護樁施工方法,以解決支護樁的擋樁和冠梁均采用現場澆注所存在的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榫卯結構的支護樁施工方法,其方法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澆注施工支護樁的豎向擋樁,擋樁頂部澆注成凸榫造型;與此同時,采用預制件工藝預制支護樁的橫向冠梁,冠梁上成型有與所述凸榫造型相匹配的卯接口;
步驟二:將預制的冠梁吊裝至擋樁頂部,單根冠梁橫跨至少兩根擋樁,并使冠梁的卯接口扣裝在擋樁頂端的凸榫上;
步驟三:從冠梁上表面封堵卯接口。
優選的,在所述步驟一中,凸榫內部的鋼筋與擋樁內部的鋼筋綁扎為一體。
優選的,所述凸榫被澆筑成梯形臺狀結構,所述卯接口下部被構造成梯形孔造型。
優選的,所述凸榫的四周側部均設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連接槽,所述卯接口的孔壁上設有與第一連接槽相正對的第二連接槽,卯接口的深度大于凸榫高度,從冠梁上表面封堵卯接口時,封堵填料一并填入第一連接槽和第二連接槽內。
優選的,所述步驟三種封堵填料為微膨脹混凝土或高強度砂漿。
優選的,在所述步驟一中,擋樁澆筑和凸榫澆筑同步施工,或者分兩步逐級澆筑施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支護樁冠梁采用預制構件,可在擋樁施工時同步進行冠梁預制制作,然后通過榫卯工藝裝配連接,有效解決了現有施工方法所存在的施工周期長的問題。
2、相比在擋樁頂部直接澆注冠梁,地面預制的冠梁對支護樁成品質量具有很大的提高。
3、凸榫側部和卯接口孔壁上的連接槽,能夠使封堵填料將冠梁和擋樁有效地拉結成一個整體結構,支護樁具有更好的結構強度和抗沖擊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支護樁施工后的立面示意圖;
圖2為展現榫卯連接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2所示,一種基于榫卯結構的支護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013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