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紅外成像分析巡檢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00992.1 | 申請日: | 2022-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501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馬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能新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東疆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崔超 |
| 地址: | 839000 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紅外 成像 分析 巡檢 機器人 | ||
本發明公開了智能紅外成像分析巡檢機器人,涉及巡檢機器人領域,包括所述機箱上表面中部活動連接有巡檢探頭,所述機箱兩側底部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側壁均呈三角設置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中部均轉動連接有聯動軸,上部所述聯動軸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驅動輪;本發明通過傳動軸、散熱葉片、導風管以及出風口的設置,加快機箱內部的空氣流動速度,達到快速散熱的效果,而且機箱內部被向外排出的氣流將會進入導風管并從出風口處排出,以此對移動履帶內壁進行清理,確保了該裝置的移動效果;且在散熱葉片進行轉動時,還可使得過濾網發生輕微的抖動,進而能夠使得部分附著在過濾網上的灰塵雜質抖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巡檢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智能紅外成像分析巡檢機器人。
背景技術
電力設備發熱造成設備損壞甚至火災,再加上紅外成像診斷要求高,對于現場運維人員,只能溫度超過注意值才能進行簡單判斷,對于要求診斷的部位是固定的,通過人工進行診斷增加了多數的不確定因素。因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智能紅外成像分析巡檢機器人。
目前,現有的巡檢機器人,在一些道路不平的路面難以進行有效移動,無法自動設定時間路線,也難以對設備進行自動紅外成像診斷記錄;而且現有的巡檢機器人,在長時間工作后其內部將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部分熱量不能快速且有效的散發出去,則會導致巡檢機器人內部的電氣元件發生燒毀的情況,從而造成巡檢機器人的損壞,而且長時間工作后其內部還將會進入大量的灰塵,還需要定期的進行清理,降低了巡檢機器人的實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在一些道路不平的路面難以進行有效移動,無法快速且有效的將電氣元件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發的缺點,而提出的智能紅外成像分析巡檢機器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智能紅外成像分析巡檢機器人,包括:
機箱,所述機箱上表面中部活動連接有巡檢探頭,所述機箱兩側底部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側壁均呈三角設置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中部均轉動連接有聯動軸,上部所述聯動軸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驅動輪,下部兩側所述聯動軸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從動輪,且驅動輪與從動輪外側套接有移動履帶;
散熱組件,所述散熱組件安裝于機箱內部,散熱組件用于對機箱內部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發;
遮塵組件,所述遮塵組件安裝于機箱內部,遮塵組件用于阻止外界灰塵進入機箱內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安裝板靠近機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端固定連接有主動轉輪,位于所述第一安裝板上部的驅動輪靠近機箱的一側轉動連接有從動轉輪,所述從動轉輪與主動轉輪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
優選地,位于所述機箱兩側的的驅動輪之間固定連接有傳動軸,所述機箱側壁開始有貫穿槽,所述傳動軸與貫穿槽中心軸線重合,且傳動軸外徑小于貫穿槽內徑。
優選地,所述貫穿槽內壁遠離第一安裝板的一側開設有連通槽,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葉片,所述散熱葉片與傳動軸側壁固定連接,所述散熱葉片位于連通槽中部,且散熱葉片厚度小于連通槽寬度。
優選地,所述機箱底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風管,所述導風管遠離機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出風口,所述出風口為傾斜向下設置,且出風口輸出端正對移動履帶內壁中部。
優選地,所述貫穿槽側壁位于散熱葉片右側開設有振動槽,所述遮塵組件包括過濾網,所述過濾網與傳動軸側壁轉動連接,所述過濾網與振動槽頂部滑動連接,且過濾網與振動槽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振動彈簧,所述過濾網與貫穿槽內部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機箱內部位于過濾網右側開設有落灰槽,所述落灰槽入口端與過濾網側壁相貼合,且落灰槽呈傾斜向下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能新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東疆分公司,未經華能新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東疆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009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