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脊髓損傷的脊機接口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96000.2 | 申請日: | 2022-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88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圣普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N1/372;A61N1/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通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潤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脊髓 損傷 接口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脊髓損傷的脊機接口及其使用方法,近端電極板、遠端電極板通過柔性微電極連接脊髓損傷部位神經的軸突、樹突或神經元胞體的上下游斷端,微電極從電極板垂直伸出一定距離,微電極的外徑小于軸突的最小內徑,并且密集排列,以保證每一根軸突和樹突都有微電極相連。每個微電極通過柔性導線連與微型計算機連接,微型計算機根據軸突斷端傳入傳出信號的功能特性予以匹配和聯通,從而恢復原有功能;能夠克服中樞神經不能再生和近端軸突錯位連接無法恢復功能的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于醫療器具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脊髓損傷的脊機接口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脊髓是連接中樞神經和外周神經的通道,是把大腦的命令傳遞到人身體各個部分的關鍵環節。脊髓損傷通常是脊柱受到外力打擊,導致脊椎骨折,引起脊髓受損;也可以是脊髓炎、脊髓腫瘤、脊髓血管病變等疾病或者感染造成的后果。
脊髓損傷為傷者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但目前臨床上仍無公認的理想的治療方法,傳統治療方法和醫療器具的臨床使用效果均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脊髓神經細胞無再生能力。近年來經過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改進,現有技術中的治療方法和醫療器具雖然對繼發性脊髓損傷有一定效果,但對原發性和陳舊性損傷,臨床試驗效果仍然不理想。例如現有技術中的腦-機接口雖然起到了類似脊髓神經細胞連接功能的作用,但是要獲得精準的信號,必須打開顱骨后在大腦表面植入電極,但顱骨非常堅硬,顱骨打開困難;電極植入操作不方便。且大腦是人類思維的場所,在本來正常運轉的頭部開顱植入電極,還存在較多的倫理風險。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脊髓損傷的脊機接口及其使用方法,能夠消除現有技術和傳統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無須開顱手術就能連接損傷灶神經軸、樹突或神經元胞體的上下游斷端,恢復原有功能,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脊髓損傷的脊機接口,包括有近端電極板、遠端電極板和微型計算機,所述近端電極板包括有近端電極座,近端電極座的外側面上密集分布設置有若干柔性的微電極;所述遠端電極板包括有遠端電極座,遠端電極座的外側面上也密集設置有若干柔性的微電極;每個所述微電極外徑均小于軸突、樹突和/或神經元胞體的最小直徑;每個所述微電極均通過柔性導線連接至微型計算機。
所述近端電極座和所述遠端電極座均為圓形或者橢圓形,具體形狀與脊髓斷端的形狀相匹配;近端電極座和遠端電極座的面積均大于或者等于脊髓斷端的面積,每個所述微電極垂直設置于所述近端電極座和所述遠端電極座的外側面上;若干所述微電極的導線匯集為線束后,從所述近端電極座和所述遠端電極座的邊緣引出連接至微型計算機。
所述近端電極座、遠端電極座均采用無線通訊連接方式連接至微型計算機。
所述近端電極板和遠端電極板互相對稱設置。
每個所述微電極外端半球體。
每個所述微電極外端均設置有醫用水凝膠涂層。
所述微型計算機為單片微型計算機。
具體地,每個所述微電極的外徑為0.1微米~0.3微米。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根據上述治療脊髓損傷的脊機接口的使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備品;
根據磁共振的影像確定脊髓損傷病灶的位置和范圍,根據脊髓損傷情況選擇相應形狀規格的近端電極板和遠端電極板,并根據近端電極板和遠端電極板的形狀規格選擇相應型號規格的微型計算機;
第二步,近端電極板和遠端電極板置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圣普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圣普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960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