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窺鏡用無鉚釘蛇骨及其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90281.0 | 申請日: | 2022-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47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錦鵬;金付龍;莊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成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5 | 分類號: | A61B1/005;A61B1/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丁楊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窺鏡 鉚釘 及其 生產工藝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內窺鏡用無鉚釘蛇骨,其包括蛇骨管體,蛇骨管體包括多個骨節,任意相鄰的兩個骨節中,指定其中一個骨節為第一骨節,另一個骨節為第二骨節;第一骨節端面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鉸接耳,鉸接耳與第一骨節之間連接有連接體,鉸接耳通過連接體一體成型在第一骨節上;第二骨節靠近兩個鉸接耳位置均開設有鉸接圓孔,鉸接圓孔靠近第一骨節一側貫通有活動敞口;兩個鉸接耳分別嵌入兩個鉸接圓孔內,連接體位于活動敞口內。本申請具有擴大蛇骨內的使用空間、提高生產效率以及提高蛇骨結構強度等顯著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內窺鏡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內窺鏡用無鉚釘蛇骨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現代醫學為了更清楚的去了解病患的病理,往往采用內窺鏡經口腔進入胃內或經其他天然孔道進入體內,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從而對人體內生病組織進行觀測。其中,為滿足內窺鏡的觀測需求,方便以不同的角度去觀測人體生病組織,在內窺鏡的插入管端部設置有蛇骨。
相關技術中,傳統內窺鏡包括手柄以及連接在手柄上的插入管,插入管背離手柄的端部連接有蛇骨管,蛇骨管的一端與插入管背離手柄的端部連通,蛇骨的另一端設置有物鏡,物鏡與手柄之間設置有牽引繩,牽引繩的一端固定于蛇骨管靠近物鏡的一端,牽引繩的一端穿經蛇骨管、插入管并伸入手柄內。一般情況,手柄內會設置連桿機構和連接并驅動連桿機構運動的按鈕,牽引繩穿入手柄內的一端連接于連桿機構。其中,傳統的蛇骨包括若干骨節,骨節呈管狀,骨節沿徑向方向設有兩凸耳,凸耳用于與另一骨節的凸耳連接。具體的,兩相鄰骨節的凸耳采用鉚釘鉸接,從而實現蛇骨本身的可彎曲。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采用鉚釘連接兩個相鄰蛇骨單元本體的凸耳,從而實現對兩個相鄰蛇骨單元本體的裝配。然而,在人體細小腔道中,所用內窺鏡蛇骨單元本體直徑通常為0.2-0.4厘米、長度通常為0.3-0.6厘米,蛇骨單元本體較小,無論是人工裝配還是采用機械裝配,均需要設置對應銷軸的裝配步驟,生產不便,影響生產效率。其次,鉚釘結構需要占據蛇骨內部及外部較大空間,嚴重壓縮蛇骨管體內的使用空間。
發明內容
為了便于解決相關技術采用銷軸連接兩個相鄰蛇骨單元本體的生產方式較為不便,且可能影響生產效率的狀況,本申請提供內窺鏡用無鉚釘蛇骨及其生產工藝。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內窺鏡用無鉚釘蛇骨,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內窺鏡用無鉚釘蛇骨,包括蛇骨管體,蛇骨管體包括多個沿蛇骨管體軸線設置的骨節,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骨節中,指定其中一個所述骨節為第一骨節,另一個所述骨節為第二骨節;所述第一骨節靠近第二骨節的端面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鉸接耳,所述鉸接耳呈圓形,所述鉸接耳與第一骨節之間連接有連接體,所述鉸接耳通過連接體一體成型在第一骨節上,且所述連接體的寬度小于鉸接耳的直徑;所述第二骨節靠近兩個所述鉸接耳位置均開設有鉸接圓孔,所述鉸接圓孔靠近第一骨節一側貫通有活動敞口,所述活動敞口的寬度大于連接體的寬度;
兩個所述鉸接耳分別嵌入兩個鉸接圓孔內,所述連接體位于活動敞口內,且兩個所述鉸接圓孔相互靠近側或相互遠離側的邊緣均成型有第一抵接斜面,兩個所述鉸接耳對應第一抵接斜面均成型有第二抵接斜面,兩個所述第一抵接斜面分別和對應第二抵接斜面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際生產中,工作人員可以借助骨節、連接體以及鉸接耳自身的彈性形變,使得兩個鉸接耳嵌入到兩個鉸接圓孔內,使得兩個第一抵接斜面抵接對應的第二抵接面,完成對兩個相鄰骨節之間的鉸接裝配,從而有助于提升兩個相鄰骨節之間裝配的便捷性,并有助于提升蛇骨的生產效率,有助于擴大蛇骨內的使用空間。
優選的,所述第一骨節位于連接體兩側均開設有弧槽,兩所述弧槽貫通第一骨節靠近第二骨節的一側壁,所述弧槽的曲率中心與鉸接耳圓心重合;所述第二骨節在活動敞口兩側均形成有弧片,所述弧片的曲率中心與鉸接圓孔的圓心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成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成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902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