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opencv的自適應的條碼對比度增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88521.3 | 申請日: | 2022-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18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袁楊宇;劉寬;王鵬;樊宸銘;李悅;周顯超;徐彬峰;周積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親禾智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14 | 分類號: | G06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覃毅 |
| 地址: | 401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opencv 自適應 條碼 對比度 增強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opencv的自適應的條碼對比度增強方法,屬于圖書館管理技術領域,本發明方法在獲取圖像后,(對于圖像中的每一個點,利用公式分別計算其局部均值與局部標準差,通過G(f(i,j)?M(i,j))可以實現對圖像的高頻部分的放大,進而對圖像進行增強。通過引用參數G中引用局部標準差,可以讓圖像中對比度較弱的部分的增強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增強圖片對比度,更能便于識別,降低環境影響,能夠實現多場景識別效率,使得整體方法具有更好的魯棒性、普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圖書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opencv的自適應的條碼對比度增強方 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圖像增強方法主要是針對灰度圖來作用,通常需要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調整參數, 以達到某一種特征進行良好的增強但是隨著圖像在人們生產和生活中應用的增多以及應用復 雜性的增加,越來越要求圖像增強算法不僅可以對各種不同灰度圖像進行自適應增強,并且可 以同時對彩色圖像進行全自動增強以及色彩恢復。
在圖像處理中對于色彩的運用是很重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在自動圖像分析中色彩是 一個有力的描述工具,它通常可使從一個場景中識別和抽取目標的處理得到簡化。第二,人 們對圖像進行分析時,人眼區別的灰度層次大約只有二十幾種,但卻能夠識別成千上萬的色 彩。
圖像增強根據圖像的模糊情況采用各種特殊的技術突出圖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消除 無關信息達到強調圖像的整體或局部特征的目的。圖像增強尚沒有統一的理論方法,常用的 圖像增強技術有直方圖修改,圖像平滑濾波,圖像銳化等。圖像增強技術主要分為兩類:頻域 增強法和空域增強法。頻域增強法主要是利用各種頻域濾波器進行圖像平滑或銳化處理,然 后進行變換域反變換來增強圖像。空域增強法是直接針對圖像中的像素,對圖像的灰度進行 處理,空域法屬于直接增強的方法。它包括擴展對比度的灰度變換和直方圖變換,消除噪聲 的平滑法和增強邊緣的銳化。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opencv的自適應的條碼對比度增強方法,可 以增強圖片對比度,更能便于識別,降低環境影響,能夠實現多場景識別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基于opencv的自適應的條碼對比度增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圖像,對 于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點,利用下式分別計算其局部均值與局部標準差,
其中,f(s,k)代表坐標為(s,k)的點的像素值,M(i,j)為以點(i,j)為中心,窗口大小為[(2n+1), (2m+1)]的區域的局部均值,對應的σ2(i,j)為局部的方差,σ(i,j)為局部圖像的標準差;
在求得局部均值與標準差后,利用下列公式對圖像進行增強,
I(i,j)=M(i,j)+G(f(i,j)-M(i,j))
其中,I(i,j)為增強后的像素值,M為全局均值,σ是一個系數參數,所述σ為小于1大 于0的小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一種基于opencv的自適應的條碼對比度增強方法,通過G(f(i,j)-M(i,j))可以實 現對圖像的高頻部分的放大,進而對圖像進行增強。通過引用參數G中引用局部標準差,可 以讓圖像中對比度較弱的部分的增強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增強圖片對比度,更能便于識別, 降低環境影響,能夠實現多場景識別效率,使得整體方法具有更好的魯棒性、普適性。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對本 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或者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 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親禾智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親禾智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885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