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382095.2 | 申請日: | 202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135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霞;彭浩;徐沛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金磁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1/24 | 分類號: | H01F1/24;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漢林匯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850 | 代理人: | 劉臨利 |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性 磁性 無線 充電 器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按重量百分比計,產品的原材料包括以下組分:粘合劑5%~15%;組分M≥85wt%;組分M為磁導率μ≥50且單個彼此絕緣的硅包覆鐵粉顆粒。本發(fā)明生產工藝簡單,無需高溫燒結和后加工(研磨)等工序,就可以實現一體化超大尺寸、超薄、結構復雜且耐沖擊、機械強度良好的新型高Bs高效率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產品的制備;本發(fā)明工藝制備的產品磁導率穩(wěn)定,導磁性能優(yōu)異,用于無線充電場合充電效率高可達QI標準,具有高飽和磁通密度Bs,Bs高達1400mT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磁性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應用的無線充電隔磁片,大多采用燒結鐵氧體磁性材料制備而成,采用鐵氧體磁性材料制作隔磁片,其優(yōu)點是技術難度較小,生產廠家普遍,但該工藝需要高溫燒結,高溫燒結過程中隔磁片易碎、易變形,超薄復雜結構以及一體化大尺寸產品難以實現。
因此如何制備出不易變形、一體化超大尺寸、超薄復雜結構、精密型磁性元件且耐沖擊、機械強度良好的新型高效率塑性無線充電導磁、隔磁材料,成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導磁、隔磁片易碎、易變形且無法得到一體化超大尺寸、超薄、結構復雜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按重量百分比計,原材料包括以下組分:粘合劑5%~15wt%;組分M≥85wt%;其中,組分M為磁導率μ≥50且單個彼此絕緣的硅包覆鐵粉顆粒。
根據本發(fā)明,組分M為磁導率μ≥50的鐵粉硅包覆鐵硅鋁、或者組分M為磁導率μ≥50的羰基鐵粉顆粒、或者組分M為磁導率μ≥50的硅包覆鐵硅鋁/羰基鐵粉顆粒。優(yōu)選地,當組分M為磁導率μ≥50的硅包覆鐵硅鋁/羰基鐵粉顆粒時,硅包覆鐵硅鋁顆粒和硅包覆羰基鐵粉顆粒的重量比為1:9~9:1;更優(yōu)選為4:6~6:4。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粘合劑選自聚醚醚酮粉、聚醚砜樹脂、聚氨脂粉、尼龍、聚丁烯和聚乙烯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組分M為顆粒粒度為50~800目的微粉;所述粘合劑為顆粒粒度10~1000目的微粉。優(yōu)選地,所述組分M占總比重90wt%以上,顆粒粒度為100~600目。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原材料還包括增韌劑和/或潤滑劑,所述增韌劑為POE接枝馬來酸酐,添加量占總比重0.5%wt%~3wt%;所述潤滑劑為石蠟,添加量占總比重0.5wt%~3wt%。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上述任一種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高溫密煉,將粘合劑和組分M按規(guī)定比例加入高溫密煉機密煉,使兩者混合均勻;造粒:粘合劑、組分M經高溫密煉后,用造粒機制備成復合材料顆粒;成型:對所述復合材料顆粒高溫注射成型或高溫壓鑄成型,得到所述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其中,所述組分M為磁導率μ≥50且單個彼此絕緣的硅包覆鐵粉顆粒;所述粘合劑占總比重的5wt%~15wt%;組分M占總比重的85wt%以上。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高溫密煉的溫度為150°C~460°C。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成型步驟中,成型溫度為150°C~460°C。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復合材料顆粒為規(guī)則或者不規(guī)則形狀,顆粒度控制在1~6mm左右。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上述任一種塑性軟磁性導磁、無線充電隔磁器件在雷達無線供電磁性元件、汽車端大功率無線充電隔磁片中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金磁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金磁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820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