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疊紀錳礦勘查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81976.2 | 申請日: | 202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93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登;劉志臣;汪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地礦局一0二地質大隊 |
| 主分類號: | G01V3/00 | 分類號: | G01V3/00;G01N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何柳青 |
| 地址: | 563003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疊紀 錳礦 勘查 預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礦產預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疊紀錳礦勘查預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收集選擇區域內的二疊紀錳礦資料;根據所述二疊紀錳礦資料建立二疊紀錳礦成礦模式,編制錳礦二疊紀茅口晚期次級裂谷盆地結構與構造古地理基礎圖件;根據所述錳礦二疊紀茅口晚期次級裂谷盆地結構與構造古地理基礎圖件,開展區域二疊紀錳礦專項地質填圖,得到地質圖件;根據所述地質圖件進行物探ATM工作,確定成錳地塹盆地范圍,圈定找礦預測區。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勘探方法對二疊礦隱伏紀錳礦的找礦標志不能精細化,導致對隱伏錳礦勘查存在盲目性和風險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產預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疊紀錳礦勘查預測方法。
背景技術
錳礦為我國十分緊缺的重要戰略礦產之一。如著名的“遵義錳礦”最早發現于1941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在該區開展錳礦找礦勘查與科學研究工作,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先后提交錳礦石資源量3988萬噸,為我國重要的錳礦資源基地和深加工基地之一。
但是,隨著地表礦的開發殆盡,二疊紀錳礦的找礦難度越來越大,找礦標志不能精細化,不能定位找礦的靶區,使得錳礦找礦工作一直沒有取得重要進展,對隱伏錳礦的勘查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風險性的情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二疊紀錳礦勘查預測方法,以解決現有的勘探方法對二疊礦隱伏紀錳礦的找礦標志不能精細化,導致對隱伏錳礦勘查存在盲目性和風險性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二疊紀錳礦勘查預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收集選擇區域內的二疊紀錳礦資料;
根據所述二疊紀錳礦資料建立二疊紀錳礦成礦模式,編制錳礦二疊紀茅口晚期次級裂谷盆地結構與構造古地理基礎圖件;
根據所述錳礦二疊紀茅口晚期次級裂谷盆地結構與構造古地理基礎圖件,開展區域二疊紀錳礦專項地質填圖,得到地質圖件;
根據所述地質圖件進行物探ATM工作,確定成錳地塹盆地范圍,圈定找礦預測區。
優選的,所述區域內的二疊紀錳礦資料包括區域內二疊紀錳礦典型礦床、礦產地的礦產勘查、鉆探施工、化驗測試和巖礦鑒定資料。
優選的,開展所述區域二疊紀錳礦專項地質填圖的具體步驟為:根據所述錳礦二疊紀茅口晚期次級裂谷盆地結構與構造古地理基礎圖件,選取二疊紀錳礦的建造作為專項填圖的單元,根據專項填圖的單元確定二疊紀茅口晚期同沉積斷層分布特征,填編含錳巖系的后線圖、且收集分析錳礦石特征,并劃分成錳中心相、邊緣相和過渡相,得到所述地質圖件。
優選的,所述專項地質填圖的單元包括硅質灰巖建造、硅化巖建造、富錳建造、貧錳建造、含錳建造、粘土巖建造和灰巖建造。
優選的,所述同沉積斷裂的判別標志包括上下地層厚度的突變帶、區內帶狀展布的角礫狀硅質巖和硅化巖邊界線的沉積巖相突變帶和在區內錳礦石特殊的噴溢沉積構造分布區的連線中的一個標志。
優選的,所述中心相的具體特征為:礦石為斑雜狀、角礫狀或塊狀構造,礦體中下部斷續分布厚2~15cm的灰綠色凝灰巖,凝灰巖之下有富錳礦體,礦體厚度位于2m~9.03m之間,品位位于20%~33%之間,Mn/Fe值大于4。
優選的,所述過渡相的具體特征為:塊狀或條帶狀構造,為水平層理,產狀與頂底板一致,錳礦層含錳粘土巖,底部有厚5-30cm的灰綠色凝灰巖,厚度為1.0~2.0m,錳品位為16%~25%,Mn/Fe值在1~4之間。
優選的,所述邊緣相的具體特征為:局部為含錳粘土巖,向盆地邊緣逐漸減薄,直至尖滅。
優選的,圈定所述找礦預測區后,還包括選取找礦靶區進行鉆探工程驗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地礦局一0二地質大隊,未經貴州省地礦局一0二地質大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819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