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的鋰電池監測方法、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79009.2 | 申請日: | 202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9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宋成福;朱斌;郭定;郭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山木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82 | 分類號: | G01R31/382;G01R31/3842;G01R31/367;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35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鋰電池 監測 方法 系統 終端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鋰電池監測方法、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屬于鋰電池監測技術領域,其中方法包括:獲取鋰電池的電池信息;把鋰電池的電池信息與預存電池信息范圍值作比較,并生成預警信息;把預警信息上傳到后臺服務器。本申請能夠監測鋰電池的性能、便于判斷鋰電池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鋰電池監測方法、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鋰電池因為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能量大等優點,在物聯網的應用中得到較大的推廣;其中,鋰電池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對使用環境的要求較高。
目前,鋰電池在出廠前通常需要對其外觀狀況進行一次監測,進而篩選出不符合應用要求的鋰電池,從而減少消費者購買到不合格的鋰電池產品的隱患。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存在的缺陷在于:傳統的鋰電池在外觀狀況監測中難以監測鋰電池的內部情況,而且在鋰電池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過充電、過放電等使用不當的情況,使得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大幅度降低,因此在鋰電池的使用過程中,有必要實時監測鋰電池的性能,從而便于判斷鋰電池的好壞狀態。對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監測鋰電池的性能、便于判斷鋰電池狀態,本申請提供基于物聯網的鋰電池監測方法、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鋰電池監測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鋰電池監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鋰電池的電池信息;
把所述鋰電池的電池信息與預存電池信息范圍值作比較,并生成用于判斷鋰電池是否異常的預警信息;
把所述預警信息上傳到后臺服務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把鋰電池的電池信息與預存電池信息范圍值作比較,并生成預警信息,從而實現監測鋰電池的性能;預警信息能夠便于監測人員判斷鋰電池的好壞狀態。
可選的,所述獲取鋰電池的電池信息,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鋰電池的剩余電量信息、電壓信息、電流信息、溫度信息、運行時長信息、內阻信息及自放電率信息,其中,電壓信息包括總電壓信息和電芯電壓信息,電流信息包括充電電流信息或放電電流信息;
根據所述鋰電池的剩余電量信息、電壓信息、電流信息、溫度信息、運行時長信息、內阻信息及自放電率信息,生成鋰電池的電池信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鋰電池的電池信息綜合了鋰電池的剩余電量信息、電壓信息、電流信息、溫度信息、運行時長信息、內阻信息及自放電率信息,使檢測人員能夠得知鋰電池的剩余電量、鋰電池的總電壓、鋰電池的電芯電壓、鋰電池的溫度、鋰電池的持續運行時間、鋰電池的內阻和鋰電池的自放電率,并且,把鋰電池的剩余電量信息、電壓信息、電流信息、溫度信息、運行時長信息、內阻信息及自放電率信息綜合成鋰電池的電池信息,便于提高傳輸的效率。
可選的,所述預存電池信息范圍值包括剩余電量預存范圍值、電壓預存范圍值、電流預存范圍值、溫度預存范圍值、運行時長預存范圍值、內阻預存范圍值及自放電率預存范圍值;預警信息包括正常信息和/或告警信息;所述把所述鋰電池的電池信息與預存電池信息范圍值作比較,并生成用于判斷鋰電池是否異常的預警信息,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解析所述鋰電池的電池信息得到鋰電池的剩余電量信息、電壓信息、電流信息、溫度信息、運行時長信息、內阻信息及自放電率信息;
若所述剩余電量信息位于剩余電量預存范圍值內,則生成第一安全信息,并把第一安全信息歸類到正常信息;
若所述剩余電量信息位于剩余電量預存范圍值外,則生成第一危險信息,并把第一危險信息歸類到告警信息;
若所述電壓信息位于電壓預存范圍值內,則生成第二安全信息,并把第二安全信息歸類到正常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山木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山木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79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