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377638.1 | 申請日: | 202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509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海斗;劉明;彭啟清;馬國政;黃艷斐;周新遠;邢志國;郭偉玲;董麗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5D7/24 | 分類號: | B05D7/24;B05D7/02;B05D1/12;B05D3/00;C04B35/10;C04B35/622;C09D1/00;C09D161/06;C09D7/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雪嬌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樹脂 復合材料 復合 涂層 制備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陶瓷?樹脂復合粉末,所述陶瓷?樹脂復合粉末包括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陶瓷、熱固性樹脂和固化劑,所述陶瓷?樹脂復合粉末是半熱固型的復合粉末;采用超音速等離子噴涂,在所述樹脂基復合材料的表面上分別噴涂純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陶瓷粉末和所述復合粉末,形成陶瓷?樹脂復合涂層,其中所述純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陶瓷粉末通過噴槍內送粉方式送入射流,所述復合粉末通過噴槍外送粉方式送入射流。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復合涂層的制備裝置。通過本發(fā)明,涂層質量得以提升,而且有效減小了涂層與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熱膨脹差異,提高基體和涂層之間的粘結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材料領域,具體涉及對材料的涂層領域,更具體的是,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樹脂基復合材料是利用碳纖維、芳綸纖維、陶瓷顆粒等作為增強材料的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基復合材料(Polymer?matrix?composite,PMC),與其他傳統(tǒng)結構材料相比,具有質量輕、比強度高、抗疲勞斷裂性好、耐腐蝕、結構穩(wěn)定性好,以及便于大面積整體成型等一系列突出的優(yōu)點,已經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建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實現結構減重、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等目的,但是樹脂基復合材料耐熱性和抗沖蝕性差等局限,使其應用受到了限制。
為克服樹脂基復合材料耐熱性和抗沖蝕性差的局限,用合適的噴涂方法以涂層來覆蓋樹脂基復合材料表面是必要的。
等離子噴涂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備熱障、耐磨等涂層。等離子射流具有高溫高速及較大的溫度梯度等特性,因而噴涂材料的選擇非常廣泛。作為噴涂材料的一種,氧化鋁Al2O3陶瓷具有較高的強度以及較好的耐熱性、耐磨性,且資源豐富、價格便宜,是等離子噴涂耐熱、耐磨涂層的理想材料。但是Al2O3的熔點在2000℃以上,而樹脂基復合材料發(fā)生熱分解的溫度只有300~500℃,因而利用Al2O3陶瓷作為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涂層成分,實現耐熱性和耐磨性特點,但又不能使樹脂基復合材料發(fā)生分解,成為材料領域不可兼顧的難題。目前尚未見在樹脂基復合材料表面直接等離子噴涂Al2O3涂層的研究。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避免涂層和樹脂基復合材料之間的熱膨脹差異,利用Al2O3陶瓷的耐熱性和耐磨性特點,克服樹脂基復合材料的耐熱性和抗沖蝕性差的缺陷。
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陶瓷-樹脂復合粉末,所述陶瓷-樹脂復合粉末包括Al2O3陶瓷、熱固性樹脂和固化劑,所述陶瓷-樹脂復合粉末是半熱固型的復合粉末;采用超音速等離子噴涂,在所述樹脂基復合材料(在本文中也被稱為樹脂基體或簡稱基體)的表面上分別噴涂純Al2O3陶瓷粉末和所述復合粉末,形成陶瓷-樹脂復合涂層,其中所述純Al2O3陶瓷粉末通過噴槍內送粉方式送入射流,所述復合粉末通過噴槍外送粉方式送入射流。
由此,通過熱塑性或熱固性樹脂,并添加一定的固化劑,因而制備的復合粉末是一種半熱固型的復合粉末,可以使得復合粉末中的Al2O3陶瓷粉末熔融不充分,使得熱塑性或熱固性樹脂盡量熔融充分但不至于分解,在提高涂層的耐熱和耐磨性能的同時,可以減緩涂層與基體之間的熱膨脹差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776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臥裝滾筒式干丸分揀裝置
- 下一篇:一種化學品船液罐的平衡吊裝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