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目標感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74311.9 | 申請日: | 2022-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26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高飛飛;徐良緣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B7/0452;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毛宏寶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目標 感知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目標感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目標感知方法應用于MIMO?OFDM基站,其中,MIMO?OFDM基站包括多個射頻鏈路、多個移相器和多個基站天線,移相器和基站天線間設置有真時延線單元,所述方法包括:確定MIMO?OFDM基站的波掃初始方向,并基于波掃初始方向確定各移相器的相位;確定MIMO?OFDM基站的波掃終止方向,并基于波掃終止方向確定各真時延線單元的時延值;基于相位和所述時延值分別設置各移相器和各真時延線單元,并基于MIMO?OFDM基站進行波束發射;接收用戶端反饋的目標子載波頻率,并基于目標子載波頻率感知用戶端的方向。本發明確保了用戶端方向感知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目標感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可知,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又稱MIMO)技術可以利用超大規模天線陣列實現高指向性的波束賦形,進而可以幫助通信系統實現對用戶目標在空間方向上的精確感知。
目前,MIMO通信系統主要以傳統移相器為主流硬件實現波束賦形,然而,移相器為窄帶器件,其生成的模擬波束成形矩陣無法隨頻率變化而變化,在寬帶通信場景下,無法克服寬帶效應所帶來的波束部分偏移現象。波束部分偏移現象將對波束賦形技術產生較明顯的影響,從而影響目標感知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目標感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波束部分偏移而帶來的降低目標感知的準確性的缺陷,實現了波束偏移空間的全覆蓋波掃式目標感知,確保了目標感知的準確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目標感知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MIMO-OFDM 基站,其中,所述MIMO-OFDM基站包括多個射頻鏈路、多個移相器和多個基站天線,所述移相器和所述基站天線間設置有真時延線單元,所述方法包括:確定所述MIMO-OFDM基站的波掃初始方向,并基于所述波掃初始方向確定各所述移相器的相位;確定所述 MIMO-OFDM基站的波掃終止方向,并基于所述波掃終止方向確定各所述真時延線單元的時延值;基于所述相位和所述時延值分別設置各所述移相器和各所述真時延線單元,并基于所述MIMO-OFDM基站進行波束發射,用以實現子載波波束從所述波掃初始方向到所述波掃終止方向的波束偏移;接收用戶端反饋的目標子載波頻率,并基于所述目標子載波頻率感知所述用戶端的方向,其中,所述目標子載波頻率為所述用戶端基于所述MIMO-OFDM基站進行波束發射而接收到的陣列增益最大的子載波的頻率。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目標感知方法,所述基站天線的天線間距小于或等于所述MIMO-OFDM基站發射的載波的半波長,所述基于所述目標子載波頻率感知所述用戶端的方向采用以下公式實現:
其中,表示所述用戶端的方向,表示所述波掃初始方向;d 表示所述基站天線的天線間距;λc表示所述MIMO-OFDM基站發射的載波的波長;fd表示所述目標子載波頻率;tk,m表示第m個真時延線單元的時延值;m表示第m個真時延線單元的排序序號;fc表示所述MIMO-OFDM基站發射的載波的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7431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