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柵藻及其產品和應用有效
申請號: | 202210368877.0 | 申請日: | 2022-04-08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061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林;嚴小軍;祝倩倩;徐靖昂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A61K36/05;A61P31/04;A01N65/03;A01P1/00;A01K61/13;A01K61/59;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劉芳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柵藻 及其 產品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柵藻及其產品和應用,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該柵藻藻株保藏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22183,保藏日期為2022年3月2日,保藏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柵藻在制備預防或治療弧菌病的產品中的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柵藻能夠有效抑制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的生長,為治療水產品弧菌病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株柵藻及其產品和應用。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中,很多的水產品的疾病是由弧菌屬細菌引起的,常見的致病菌如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等。目前在水產養殖中,對副溶血弧菌或溶藻弧菌導致的弧菌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并且其治療也主要依靠抗生素。
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誘導耐藥菌的出現,尤其在動物中長期使用低于治療劑量的抗生素(如預防劑量)可加速耐藥細菌的出現。耐藥菌一旦在養殖動物中出現并在動物間傳播,將使大規模養殖動物成為龐大的耐藥基因儲藏庫。研究表明,食品中的耐藥菌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傳遞給食用動物的最終消費者——人類,對人類臨床感染的治療產生嚴重威脅。
因此亟需開發一種適于治療水產品弧菌病的微生態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柵藻及其產品和應用,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柵藻能夠有效抑制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的生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株柵藻(Scenedesmus?sp.)ZJZY091,保藏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22183,保藏日期為2022年3月2日,保藏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柵藻在制備預防或治療弧菌病的產品中的應用。
進一步地,所述弧菌病的致病菌為副溶血弧菌或溶藻弧菌。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預防或治療弧菌病的產品,所述產品中包含上述的柵藻。
進一步地,所述弧菌病的致病菌為副溶血弧菌或溶藻弧菌。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柵藻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從小龍蝦養殖水體中分離出一株柵藻,該柵藻能夠有效抑制有害菌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的生長,本發明為治療水產品的弧菌病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基于18S?rRNA部分序列(左)及SSU?rRNA部分序列(右)構建的系統發育樹;
圖2為柵藻與兩種有害菌的共培養比生長率,其中A為副溶血弧菌和柵藻共培養實驗,B為溶藻弧菌和柵藻共培養實驗;A中實驗組為副溶血弧菌與柵藻泥地共培養,對照組為副溶血弧菌單獨培養;B中實驗組為溶藻弧菌與柵藻泥地共培養,對照組為溶藻弧菌單獨培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88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