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68872.8 | 申請日: | 2022-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18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翾;李開軍;萬飛;陳基武;羅江蔚;陳俊典;甘恭錁;馮春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2 | 分類號: | E21F16/02;E21F17/18;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雙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巖溶 隧道 施工期 水淹 事故 處治 方法 | ||
1.一種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預測淹井區段最大涌水量;
2)根據圍巖整體穩定性,設置預留安全巖盤厚度;
3)按照臺階設計參數,形成上、中、下三級臺階;
4)按照超前鉆孔設計參數,在中臺階施作超前鉆孔排水;
5)對預留安全巖盤加固;
6)在淹井水位降至中臺階排水孔時,進行隧道上臺階開挖;
7)上臺階完全貫通后,對隧道淹井水體直接進行抽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包括,探明隧道掌子面掘進前方圍巖的完整性、富水壓力,勘察洞內暗河的走向、發育程度、高程、流量,預測淹井區段最大涌水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包括,將隧道開挖變形破壞區是否貫通作為判斷安全巖盤圍巖整體穩定性的判據,安全巖盤圍巖級別為Ⅳ級且巖溶局部不發育時,預留安全巖盤厚度取大于等于15米;安全巖盤圍巖級別為Ⅳ級且前方巖溶發育一定規模的溶管或溶腔時,預留安全巖盤厚度取大于等于25米;安全巖盤圍巖級別為Ⅴ級且巖溶局部不發育時,預留安全巖盤厚度取大于等于20米;安全巖盤圍巖級別為Ⅴ級且前方巖溶發育一定規模的溶管或溶腔時,預留安全巖盤厚度取大于等于30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包括,所述臺階設計參數,包括,臺階高度;形成的上、中、下每一級臺階的長度小于一倍洞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所述超前鉆孔設計參數,包括,鉆孔數量、孔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包括,對所述預留安全巖盤采用超前小導管進行超前注漿加固,控制圍巖穩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還包括,在進行所述上臺階開挖過程中,加密現場貫通段施工監控量測布點和監測頻率,測量隧道周邊位移、拱頂下沉、地表下沉等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還包括,所述加密現場貫通段施工監控量測布點和監測頻率,是指所述Ⅴ級和Ⅳ級圍巖每個斷面加密至5m,每個斷面布設5個監控量測測點。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溶隧道施工期涌水淹井事故處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包括,在所述上臺階完全貫通后,通過所述上臺階配置抽排水設備,對隧道淹井水體直接進行抽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887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