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長距離獨頭巷道掌子面移動式粉塵阻斷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2210361947.X | 申請日: | 2022-04-07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35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發明(設計)人: | 王孝東;郭晨陽;劉杰;賀徳幸;李泓鯤;蔣夢嬌;童學林;陳書鵬;胡云;錢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主分類號: | E21F5/20 | 分類號: | E21F5/20;E21F5/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維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長距離 巷道 掌子面 移動式 粉塵 阻斷 系統 | ||
1.一種長距離獨頭巷道掌子面移動式粉塵阻斷系統,包括掌子面(1)、壓風系統(2)、抽風系統(3)、移動式粉塵阻斷儀(4)、阻斷儀控制器(5)、阻斷儀收納硐室(6)和長距離獨頭巷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風系統(2)包括礦用壓入式風機(21)和第一風筒(22),所述礦用壓入式風機(21)為正壓通風,所述第一風筒(22)與所述礦用壓入式風機(21)連接,所述抽風系統(3)包括礦用抽出式風機(31)和第二風筒(32),所述礦用抽出式風機(31)為負壓通風,所述第二風筒(32)與礦用抽出式風機(31)連接,所述移動式粉塵阻斷儀(4)包括驅動系統(401)、載物臺(402)、風流擋板(403)、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404)、第二紅外測距傳感器(405)、第一粉塵檢測器(406)、第二粉塵檢測器(407)、視覺傳感器(408)、第一超聲波傳感器(409)、第二超聲波傳感器(410)、第三超聲波傳感器(411)、第四超聲波傳感器(412)、第五超聲波傳感器(413)、第六超聲波傳感器(414)、第七超聲波傳感器(415)、第八超聲波傳感器(416)、控制中心(417)、屏障發生器(418)、儀器保護外殼(419)和充電電池(420),所述的阻斷儀控制器(5)包括控制器機身(51)、控制按鈕(52)和信息顯示屏(53),所述阻斷儀收納硐室(6)設有充電設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長距離獨頭巷道掌子面移動式粉塵阻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系統(401)包括第一輪(4011)、第二輪(4012)、第三輪(4013)、第四輪(4014)、第一驅動電機(4015)、第二驅動電機(4016)、第三驅動電機(4017)、第四驅動電機(401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長距離獨頭巷道掌子面移動式粉塵阻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載物臺(402)正上方安裝有第一粉塵檢測器(406)、第二粉塵檢測器(407)、視覺傳感器(408)、控制中心(417)、屏障發生器(418)、儀器保護外殼(419),所述載物臺(402)左、右兩個側方安裝有第一紅外測距傳感器(404)、第二紅外測距傳感器(405),所述載物臺(402)前、后、左、右四個側方安裝有第一超聲波傳感器(409)、第二超聲波傳感器(410)、第三超聲波傳感器(411)、第四超聲波傳感器(412)、第五超聲波傳感器(413)、第六超聲波傳感器(414)、第七超聲波傳感器(415)、第八超聲波傳感器(416),所述載物臺(402)下方安裝有第一輪(4011)、第二輪(4012)、第三輪(4013)、第四輪(4014),支撐載物臺(402),使載物臺(402)脫離于地面,所述載物臺(402)內部安裝有風流擋板(403)和充電電池(4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長距離獨頭巷道掌子面移動式粉塵阻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流擋板(403)內嵌于載物臺(402)兩個長邊的中央位置,包括外層風流擋板(4031)和內層風流擋板(4032),所述外層風流擋板(4031)的高度與載物臺(402)高度一致,所述內層風流擋板(4032)的高度為載物臺(402)底端至地面的高度,所述內層風流擋板(4032)為可伸縮擋板,內嵌于外層風流擋板(4031)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194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