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及三系雜交稻不育系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61890.3 | 申請日: | 2022-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31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培洲;廖泳祥;林金平;楊善槐;王貴;吳先軍;張紅宇;陳曉瓊;周浩;田蕓峰;劉禹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農業大學;四川奧力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孫瑞婕 |
| 地址: | 62509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雜交 不育 系育性 改良 方法 | ||
1.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 采用EMS誘變三系雜交稻保持系系種子,得到誘變的種子M0;
S2. 播種步驟S1得到的所述M0得M1代后,單株收種,分別種成株系得M2代;
S3. 在步驟S2中得到的所述M2代中選取表型與步驟S1中所述三系雜交稻保持系相同的單株與對應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回交,并連續回交多代;
S4. 對步驟S3回交多代后獲得的不育系進行育性鑒定,篩選得到花粉完全敗育的株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具體包括:
S11. 選取籽粒飽滿的所述三系雜交稻保持系種子,于體積百分比濃度1.2%的EMS溶液中浸泡不少于18h;
S12. 流水沖洗步驟S11浸泡后的種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1中選取的種子不少于500g。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1中,所述種子被密封于一容器中,浸泡過程中,搖動所述容器4次-5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包括:
S21. 播種所述M0,并進行精細管理,分單株插秧;
S22. 待成熟后進行單株收種,單株收種株數不少于5000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具體包括:
S41. 播種步驟S3回交多代后獲得的不育系,管理至抽穗期;
S42. 針對步驟S41中各不育系單株,隨機選取若干穗子,并于各穗子中隨機抽取若干小花進行育性鑒定,篩選得到花粉完全敗育的株系。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2中采用I-IK法進行育性鑒定。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連續回交不少于3代。
9.三系雜交稻不育系,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育性改良方法育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三系雜交稻不育系,其特征在于,敗育性狀不受溫度影響,且遺傳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農業大學;四川奧力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農業大學;四川奧力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18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