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通道溶栓裝置及其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61441.9 | 申請日: | 2022-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1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3 |
| 發明(設計)人: | 路遙;蔡文智;古成璠;任偉;李思怡;張美斌;楊曉君;梁麗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22 | 分類號: | A61B17/22;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多智匯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72 | 代理人: | 魯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通道 裝置 及其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通道溶栓裝置及其控制系統,該雙通道溶栓裝置包括用于建立動脈溶栓通道的動脈推注組件、用于建立靜脈溶栓通道的靜脈推注組件、以及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組織的血栓抽吸組件,采用流入段動脈端穿刺及靜脈血栓體內穿刺,同時推注尿激酶溶栓液進行溶栓,以及采用血栓抽吸組件將溶栓后的血栓組織向體外抽吸,以進一步提高溶栓效率。本發明的雙通道尿激酶溶栓裝置及其控制系統,采用雙通道尿激酶法對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進行溶栓治療,對比于傳統單通道治療方法,觀察血栓患者的復通率、復通時間及并發癥情況,在治療急性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中具有早期(2 h)復通率高、溶栓不良反應低、安全有效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血栓治療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通道溶栓裝置及其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腎臟病預后質量倡議(the 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建議動靜脈內瘺(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作為透析患者首選的血管通路,已經50多年。血管通路功能障礙是影響透析質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尚無藥物能夠預防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內瘺永久性閉塞,再次建立通路,不僅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并且增加住院和醫療費用。
近年來,治療急性通路血栓栓塞的方法繁多,如手術切除、血管內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療等,其中,血管介入最大的并發癥為血管破裂,切割氣囊的靜脈破裂和夾層的風險更高;其次,會導致一小部分靜脈的丟失。尿激酶溶栓治療成本較低,被認為是搶救急性血栓性內瘺的另一種選擇。
傳統的單通道治療方法,如靜脈穿刺溶栓法、動脈穿刺溶栓法等,存在早期(2h)復通率不高、溶栓不良反應高等缺陷,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傳統的單通道治療方法早期(2h)復通率不高、溶栓不良反應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雙通道溶栓裝置及其控制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雙通道溶栓裝置,包括用于建立動脈溶栓通道的動脈推注組件、用于建立靜脈溶栓通道的靜脈推注組件、以及抽吸溶栓后的血栓組織的血栓抽吸組件,采用流入段動脈端穿刺及靜脈血栓體內穿刺,同時推注尿激酶溶栓液進行溶栓,以及采用所述血栓抽吸組件將溶栓后的血栓組織向體外抽吸,以進一步提高溶栓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動脈推注組件由第一溶液輸送件構成,所述靜脈推注組件由第二溶液輸送件構成,所述第一溶液輸送件與所述第二溶液輸送件中均設有所述尿激酶溶栓液。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溶液輸送件與所述第二溶液輸送件之間設有控制器與驅動件,所述驅動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溶液輸送件與所述第二溶液輸送件驅動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驅動件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尿激酶溶栓液由30萬U尿激酶通入60ml氯化鈉溶液稀釋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尿激酶溶栓液的推注速度為15ml/h。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件包括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絲桿電機、設置在所述絲桿電機轉動端的螺母、以及與所述螺母連接的推板;所述底座上設有可安裝所述第一溶液輸送件與所述第二溶液輸送件的安裝位,所述推板分別與所述第一溶液輸送件與所述第二溶液輸送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有滑動槽與若干測量孔;所述推板上設有與所述滑動槽配合的滑塊;所述測量孔中設有可移動的感應器;所述滑塊上設有與所述感應器對應設置的移動件。
進一步地,所述血栓抽吸組件包括外筒、設置在所述外筒中的過濾筒、以及設置在所述過濾筒上且與所述過濾筒內部相連通的負壓口;所述過濾筒上設有用于抽取溶栓后的血栓組織的進液端,所述外筒上設有用于輸送過濾后血液的輸送端,所述過濾筒與所述外筒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未經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144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維模型構建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能源汽車流動換電車及換電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