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河流生態凈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59031.0 | 申請日: | 2022-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2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業;盧顯友;曠浩;牛彥嬪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百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B01J20/18;B01J20/22;B01J20/28;B01J20/30;C02F10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喬浩剛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河流 生態 凈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河流生態凈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觀察河流兩側的生態環境,在河岸的兩側靠近水流湍急的位置設置固沙緩沖的植物林;(2)檢測河流的水質,在河流的水質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上游設置一處攔截網,攔截網上吸附有大量的污染物凈化材料;(3)在攔截網的下游處設置一處魚塘生態鏈,實現河道污染的進一步凈化;(4)將與該污染河道相近的沼澤或濕地與該河道導通,使得河道水流受到地形的阻隔,延緩水流的速度;(5)在水流的下游設置河流污水監測點,檢測河流的水質是否達標,如果仍不達標,需要再次設置攔截網,從而再次完成水質凈化。本發明實現了將種植、魚塘與淺灘共同結合后,實現了對河流的生態凈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態凈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河流生態凈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河流受污染的表觀特征--黑臭,主要是外界輸入的大量營養物質在水體中富集造成的,大量的污染物沉積形成淤泥,水體中的污染物消耗了水體的溶解氧,大量好氧水體生物開始死亡,厭氧微生物種群則很活躍,導致產生硫化氫等臭氣和許多黑色金屬硫化物,使得河道內原有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并逐漸惡化,最終河流失去自凈能力,逐步變為黑臭。黑臭河流治理的影響因素眾多,治理難度大,已成為困擾城市生態環境的一大難題。
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改善河流水質狀況,或者采用換水來改善水質狀況,但在水資源匱乏的今天,上述方法只能暫時緩解水質的惡化,不利于河流水質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河流生態凈化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河流生態凈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觀察河流兩側的生態環境,在河岸的兩側靠近水流湍急的位置設置固沙緩沖的植物林;
(2)檢測河流的水質,在河流的水質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上游設置一處攔截網,攔截網上吸附有大量的污染物凈化材料;
(3)在攔截網的下游處設置一處魚塘生態鏈,實現河道污染的進一步凈化;
(4)將與該污染河道相近的沼澤或濕地與該河道導通,使得河道水流受到地形的阻隔,延緩水流的速度;
(5)在水流的下游設置河流污水監測點,檢測河流的水質是否達標,如果仍不達標,需要再次設置攔截網,從而再次完成水質凈化、
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的固沙緩沖的植物林包括水杉、垂柳、濕地松、紅花繼木、南天竹、燈芯草、紫花苜宿、香根草中的任意搭配。
優選地,步驟(1)中,植物林設置在河岸較為狹窄的封閉區域。
優選地,步驟(2)中,攔截網是使用改性尼龍材料制備得到,改性尼龍材料是使用尼龍材料與污染物凈化材料復合后制備得到。
優選地,步驟(3)中,魚塘生態鏈中包含一個完整的生態魚塘系統,即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為水體上層的水生植物,消費者為水體中的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分解者包括有益細菌。
優選地,步驟(3)中,有益細菌包括光合細菌和硝化細菌。
優選地,步驟(4)中,通過將河流引流至沼澤或濕地后,使河流滯留在復雜的地形內,從而給予河流以凈化時間,使河流內的污染物能夠被微生環境凈化。
優選地,所述污染物凈化材料的制備方法為:
S1.將沸石粉末分散在蒸餾水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pH為11.0~12.0,在50~60℃下攪拌處理3~5h,過濾后烘干,得到羥基活化沸石粉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百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百林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590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