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56336.6 | 申請日: | 202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39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江擁;金緒良;張輝;張海萍;張麗;祝京旭;邵媛媛;袁斌;殷愛鳴;聶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2 | 分類號: | C09D163/02;C09D5/10;C09D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鄧唯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導電 鎳互穿 網絡 型環氧富鋅 防腐涂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是由A組分和B組分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A組分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如下組分:環氧樹脂16-30%、填料3-8%、分散劑0.2-0.5%、消泡劑0.1-0.3%、聚酰胺蠟粉0.4-0.8%、氣相二氧化硅0.2-0.5%、第一有機溶劑8-15%、磷酸鋅3-5%、導電鎳漿5-15%、鋅粉40-60%、附著力促進劑0.5-1%、流平劑0.1-0.3%;所述的B組分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如下組分:固化劑40-60%、第二溶劑4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劑是胺類固化劑;所述的環氧樹脂選自E51環氧樹脂和/或E44環氧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劑和第二溶劑選自苯類溶劑、酯類溶劑或者醇類溶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劑和第二溶劑是由二甲苯、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混合得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選自有機膨潤土、蒙脫土、鈦白粉或者滑石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電鎳粉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對鎳納米粒子的表面進行丙烯酸單體的修飾處理;步驟2,將單甘酯、馬來酸酐、鄰苯二甲酸酐、二羥甲基丙酸與第一溶劑混合,在氮氣氣氛下進行酯化脫水反應,反應產物減壓蒸餾除溶劑,得到醇酸樹脂;步驟3,將醇酸樹脂、丙烯酸單體的修飾處理的鎳納米粒子、引發劑、第二溶劑混合后進行聚合反應,獲得導電鎳粉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是:將鎳粉進行球磨后,分散于0.5-2mol/L的丙烯酸水溶液中,使濃度為1-10g/L,攪拌0.5-3h后,粒子濾出清洗。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第一溶劑是苯類溶劑;單甘酯是單十八烷酸丙三醇酯或者單十六烷酸丙三醇酯;單甘酯、馬來酸酐、鄰苯二甲酸酐、二羥甲基丙酸的重量比10-20:4-8:3-6:8-12;酯化脫水反應溫度160-200℃,反應時間1-5h。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第二溶劑是酯類溶劑;引發劑是過氧化二苯甲酰;醇酸樹脂、丙烯酸單體的修飾處理的鎳納米粒子、第二溶劑的重量比是:5-12:20-40:40-50;反應溫度是80-90℃,反應時間3-8h。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導電鎳互穿網絡型環氧富鋅防腐涂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環氧樹脂加入生產缸中;
2、采用第一溶劑將樹脂進行稀釋,采用300-400轉/分攪拌邊慢慢加入分散劑、消泡劑5-10分鐘;
3、加入聚酰胺蠟粉、氣相二氧化硅、環保磷酸鋅、填料采用800-1000轉/分攪拌15-20分鐘。采用砂磨機將細度研磨至50微米;
4、邊采用600-800轉/分攪拌邊慢慢加入導電鎳,采用1000-1200轉/分高速攪拌20分鐘,檢測細度50微米;
5、邊采用800-1000轉/分攪拌邊慢慢加入鋅粉,采用1000-1200轉/分高速攪拌20分鐘,檢測細度50微米;
6、加入附著力促進劑、流平劑,采用800-1000轉/分攪拌5-10分鐘,獲得A組分;
7、固化劑40-60%、第二溶劑混合后,采用600-800轉/分攪拌5-10分鐘,獲得B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未經天津大學;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5633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