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站儀保護裝置及其保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48224.6 | 申請日: | 202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23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席海鵬;王曉磐;李忠善;梁占旭;郭長坤;代文晨;張廷雷;黃振衛;侯俊嶺;張富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G01D3/08;G01D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東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陳亞斌;關兆輝 |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站儀 保護裝置 及其 保護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測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站儀保護裝置及其保護方法,所述全站儀保護裝置包括:第一固定裝置、第二固定裝置、固定桿和頂蓋,第一固定裝置呈圓環形,第二固定裝置沿第一固定裝置的高度方向設置,第二固定裝置呈圓環形,第一固定裝置與第二固定裝置直徑相同,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之間設置有間隙,固定桿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桿的一端與第一固定裝置固定相連,固定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裝置固定相連,頂蓋設置在第二固定裝置的頂部,頂蓋與第二固定裝置固定相連,本發明通過將固定桿與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之間形成可拆卸連接,有效的解決了固定桿遮擋全站儀的監測視線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量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全站儀保護裝置及其保護方法。
背景技術
基于全站儀設備的自動化變形監測廣泛應用在鐵路、高鐵、基坑、大壩、邊坡、隧道、高大建筑等領域的變形監測項目中,出于監測工作正常開展的需要,全站儀設備需要長時間固定在上述監測項目現場的觀測墩或觀測支架上觀測,這對全站儀設備防盜保護工作具有較高的要求,現有技術一般通過電機驅動可折疊收納式護罩,對全站儀進行保護,但是使用可折疊收納式護罩時,內部空氣無法流通散熱,導致罩內高溫影響儀器的壽命和測量精度,此外,桿支架可能設置在儀器鏡頭與檢測點的視線方向上,導致儀器觀測視線遮擋,無法測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站儀保護裝置及其保護方法,以改善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全站儀保護裝置,包括第一固定裝置、第二固定裝置、固定桿和頂蓋,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呈圓環形,所述第二固定裝置沿所述第一固定裝置的高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二固定裝置呈圓環形,所述第一固定裝置與所述第二固定裝置直徑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裝置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固定桿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固定相連,所述固定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裝置固定相連,所述頂蓋設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裝置的頂部,所述頂蓋與所述第二固定裝置固定相連。
另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全站儀保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對第一固定裝置進行固定:對觀測墩對中盤進行對中,再將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對中盤上;安裝升降組件:在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后,將至少一根驅動桿設置在第二固定裝置的內部,再對活動罩進行安裝,通過焊接將頂蓋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裝置的頂部,使導桿穿過限位塊并將所述導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裝置上和所述頂蓋上;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裝置與所述第二固定裝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裝置上開設第一散熱孔,在所述第二固定裝置上開設第二散熱孔,將固定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上,采用螺釘分別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進行固定;噴涂散熱涂料:對全站儀保護裝置的表面進行清理,并噴涂散熱涂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通過在第一固定裝置與第二固定裝置上設置散熱孔,有效的解決了全站儀在非工作狀態時內部空氣不對流、導致內部溫度過高,使全站儀在工作時保護裝置內外存在溫差從而測量結果精度較差的問題,此外,還解決了全站儀在非工作狀態時,保護裝置內長時間的高溫還會損壞全站儀相關精密元器件設備,降低全站儀使用壽命的問題。
2、本發明將固定桿與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之間形成可拆卸連接,有效的解決了固定桿可能遮擋全站儀的監測視線的問題。
3、本發明將保護裝置外表面均噴涂為白色,可以快速散熱,降低保護裝置內部的溫度。
4、本發明螺釘均采用防盜螺釘,并從保護裝置內部固定,從而使無法通過扳手從保護裝置外部打開保護裝置,有效的增強了對全站儀的防盜保護功能。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實施例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82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