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洗脫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47306.9 | 申請日: | 202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224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連節;黃小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隆騰醫用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3/144 | 分類號: | D06M13/144;D06B3/02;D06B23/20;D06M101/08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張娟 |
| 地址: | 313205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羧甲基纖維素 纖維 洗脫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洗脫方法,所述洗脫方法包括中和、浸泡、分離和烘干。首先將醚化后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粗品先進行中和,消除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生產游離的酸或者堿,然后置于分離槽中,再將分離槽完全浸于洗脫反應池中,利用鈉鹽不溶于乙醇的原理,并通過利用鹽、羧甲基纖維素纖維的比重特征將鹽從羧甲基纖維鈉纖維的表面脫去,得到純度較高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通過一定時間的浸泡,中間層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上層的纖維碎屑和底層的鹽形成明顯的界面,迅速關閉擋板,可實現三者的分離。本發明制得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不易吸潮,保持了纖維原有的物理機械性能,具有較好的可紡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洗脫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纖維素是一種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含量最高的多糖,來源非常豐富。纖維素通過醚化、酯化、接枝共聚等手段改性,可以得到一系列纖維素衍生物。羧甲基纖維素鈉(Na-CMC)?是纖維素經羧甲基化后得到的一種纖維素醚,是一種無嗅無味、無毒,溶液為中性或微堿性的白色或微黃色粉末,吸濕性強,對光熱穩定。纖維素纖維本身是親水性纖維,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但其吸水性有限,使用過程中易與皮膚黏連,故通常將其制備成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大大增加其吸水性,進而制備成敷料。采用對纖維素纖維進行后處理的方式,將纖維素纖維進行經堿化、醚化得到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保持了纖維素纖維原有的形態,可直接用于紡織各種下游產品,由此制備成的敷料具有優秀的力學性能和吸水性能,且吸水后形成凝膠,在維持創面的濕潤環境的同時還能阻擋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并且易于從創面移除,不黏連創面,利于創面的愈合。
纖維素纖維制備成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一般由纖維素纖維與強堿和氯乙酸或氯乙酸鹽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往往可分為兩個步驟,堿化反應和醚化反應,兩個反應可分先后進行,也可整合成一步同時進行。纖維素纖維結晶度較高,本身比較難參與反應,故先與強堿發生堿化反應,生成反應性能更好的堿纖維素,再后續與氯乙酸或氯乙酸鹽發生羧甲基化反應,生成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
但在制造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鹽,如氯化鈉、羥乙酸鈉等,這些鹽附著在纖維表面或者間隙,由于鈉鹽有吸潮的特性,纖維表面始終不干,而纖維素纖維本身的濕強力低,吸潮后嚴重影響了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物理機械性能。
專利號“CN202011577271.5”名稱為“一種速溶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制備方法”中提供了一種洗滌方法,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粗品采用含乙酸的醇的水溶液中和,再經醇中進行洗滌,但是這種常規方法很難將鹽脫除,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上還會殘留大部分的鹽,容易造成纖維吸潮后性能有所下降的現象。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洗脫方法,實現將鹽從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表面脫除,得到純度較高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使制得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保持了纖維原有的物理機械性能,具有較好的可紡性的發明目的。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的洗脫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中和
向醚化后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粗品的浸泡液中加入酸或堿調節pH值至6.5-7.5;當浸泡液的pH值低于6.5時,加入氫氧化鈉;當浸泡液pH值高于7.5時,加入鹽酸。
優選的,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粗品的長度為1-7cm,所述浸泡液為乙醇溶液。
通過酸堿中和成鹽,消除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粗品中游離的酸或堿。
S2、浸泡
將中和后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纖維粗品置于分離槽中,再將分離槽完全浸于洗脫反應池中浸泡4-72h。
優選的,所述洗脫反應池中為乙醇溶液,所述乙醇溶液的濃度大于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隆騰醫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隆騰醫用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473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